馬蕓笑了笑,神色中滿是得意神色。
“那是1998年,1997年由于我們的黃頁在杭州做得不錯,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受邀到外經貿部參與建設一系列交易網站。”
說到這里,馬蕓頓了頓。
“當時我本來準備拒絕的,但是當時黃頁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再加上外經貿部給了我們網站的管理股份。”
說到這里,馬蕓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而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電子商務市場大有可為。”
也許是為了在林楓面前表現出自己坦誠的一片,馬蕓貌似敞開了心扉。
“覺得能做和能不能做到是兩回事,當時我們對怎樣做電子商務兩眼一抹黑,所以,當時我就做出了一個決定。”
“你的決定是同意外經貿部的邀請嗎?”林楓問道。
馬蕓點了點頭:“當時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學習經驗與了解市場的一個機會,所以當時我就帶領著我的團隊來到了北京。
就這樣,一呆就是一年多。”
“那后來為什么你們又會離開呢?”林楓很好奇馬蕓的那段經歷。
馬蕓咧開嘴笑了笑,意味深長。
“我們第一年就幫外經貿部創收幾百萬,所以我們的人分到了幾十萬,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我們逐步了解了電子商務市場,所以,我們創辦自己的電子商務公司的條件已經成熟。”
“等等......你的意思是說你們那次京都之旅是有預謀的?”林楓驚訝的道。
馬蕓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
“當初我們的黃頁盡管陷入瓶頸,但是一年掙百來萬還是沒有問題的,我們來到京都,當然是有目的的。”
馬蕓轉過頭望著林楓道:“由于我們身處官方機構,所以我們開發的外經貿部官方站點以及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很快奠定了中國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方向,后來的阿里巴巴也是基于這樣的基礎上創辦出來的。”
林楓難以置信的道:“你當初從杭州來到京都時,就存了這樣的心思?”
“當然,人家給錢我讓我來練兵,順便再積累人脈,這樣的事誰不愿意干呢?”
林楓扶了扶額頭:“等等......您的意思是,你那次離開京都算不上是敗退?”
馬蕓一愣,說道:“這次離開北京不僅不算失敗,甚至可以用大獲全勝來形容。”
望著疑惑的林楓,馬蕓接著笑道:“我們在這里的14個月里,不僅讓我的團隊能力得到了提升,我自己也熟悉了電子商務模式,對各項政策也了如指掌。
我們也在其間通過多方關系,獲得了北京幾乎全部媒體報社的支持,更是把人民網也拿下了,為其搬上互聯網,想想這些關系有多重要,昨天的記者招待會,他們可是都來了。”
馬蕓望著林楓那目瞪口呆的樣子,得意的接著道:“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帶著50萬的啟動資金回去了,而且,我們正是用這50萬的資金創辦了網站并走到了今天。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正是這14個月的京都之行才造就了今日的阿里巴巴。”
林楓望著得意非凡的馬蕓,心中哀怨道:“你曾經演講說起這段艱苦經歷時可完全是另外一個故事,你不知道你的故事勾起了多少人的創業夢、讓多少人熱淚盈眶過嗎?
現在,你一句這些都是你的計劃,就讓一個完美的設定轟然倒塌,你有沒有想過那些熱血澎湃的青年,你有沒有想過后世那些視你為偶像的少年。
你這個老狐貍既然一開始就是別有用心,那就不要將這些齷齪往事塑造得那樣偉大......”
想到這里,林楓只想對眼前的馬蕓道:“你這個糟老頭,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