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愿意出鹽,那趙大嗓子也就再沒有了思想壓力。
在廣播上一吆喝,半個村子的人都來到了村口。
看來,人們對于無法出行這件事還是極為在意的。
也對,這水泥路也修了,家家戶戶摩托車也買了,這大過年的不能去進年貨、走親戚的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當然,最積極的是那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
趙立盡管輸了錢,但是聽說要去鏟雪一下子就放下了手中的紙牌。
路通了,也就可以去縣城玩玩了。
在外面辛苦了一年掙了錢回來,過年不能去縣城里花花、裝裝大爺,那不是白辛苦了嗎?
鏟路的提議得到了全體村民的倡議,林楓也聯系上了縣里的朋友,兩噸工業鹽已經從縣城出發。
趙大嗓子大手一揮,幾百號村民背著籮筐提著鎬頭、鐵鍬出發了。
望著那浩浩蕩蕩的場景,趙大嗓子頗有幾分指揮千軍萬馬的架勢。
狗日的,好幾年都沒有這么團結過了,上次出現這種場景還是幾十年前搞大會戰時。
林坤這下子也不小氣了,兜里的黃鶴樓散完后又在趙大嗓子家里買了一條紅金龍。
這件事可是在他的提議下進行的,畢竟如果沒有一個有份量的人來組織,這件事也辦不成。
“我回家去拿鐵鍬。”林楓對著林坤道。
“你哪知道放在哪里?”林坤沒好氣的瞪了林楓一眼,然后轉頭對著大部隊道:“我回去拿工具,馬上就趕上你們。”
“你回去拿工具,那老子怎么表功?”林坤看了兒子一眼,心道:“一點眼力勁都沒有。”
又是廣播又是吆喝的,王桂花早就發現了外面的動靜。
“真的要去鏟路?”
王桂花又是驚喜又是擔憂的。
要是鏟路的話那可有好幾公里,再說路面上都是冰層,又不是積雪,難度上也要大許多。
“當然要去鏟,我親自跟趙大嗓子發了話,他敢不響應?”林坤昂著頭道。
王桂花擔憂著道:“能鏟得出來嗎?”
林坤從屋頭柴棚中拿出工具,點了點頭道:“小楓聯系讓買了兩噸工業鹽,應該能搞通。”
“我們買鹽?”王桂花皺著眉頭道:“那可得不少錢吧?”
林坤咋呼道:“是你家兒媳婦能上門吃團年飯重要,還是千把塊錢重要?”
王桂花訕訕的低下了頭。
盡管聽說兒子花錢了有些心痛,但是想起這還不了為了方便自己,想到這里,王桂花的心中隨即又變得欣喜起來。
還是值得的。
“那我在家做飯吧,晚上讓大伙來家中吃飯。”
林坤擺了擺手:“這路通了又不是我一家走,別搞得像是專門為了方便咱一家似的,再說我煙可沒少散,兒子還買了鹽呢。”
王桂花點了點頭:“行行行,聽你的。”
林坤將鎬頭鐵鍬往肩上一扛,道:“你在家少出來轉悠,路上滑,等路通了我留點鹽在門口也灑灑。”
王桂花點了點頭。
“你路上慢點兒,當家的。”
正準備離去的林坤聽見這百年逢一春的稱呼,腳下一軟,差點打了個趔趄。
“我知道,要你招呼?”林坤微微蹙眉淡淡的點了點頭,然后在媳婦兒希冀的目光中,飄飄然的去。
“狗日的,這路的確滑溜。”
不知道是心中得意腳下有些輕飄飄的還是因為些什么,林坤覺得路更滑了。
等劉家山的大部隊兜兜轉轉來到上店村時,林楓讓鄭廣勝幫忙買的工業鹽也到了。
給送鹽的司機遞上一支煙,林楓搬下一袋鹽進行了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