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模式,開!”
一瞬間,他的雙眼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臉上的表情漸漸散去。
“在這游戲內,唯一的邏輯,就是贏下比賽,活命!”
“老兵的行為,必然要遵循這個邏輯……”
“所以,他的跑酷行為,要不是在設置陷阱找我和赫敏,要不就是在防御……”
“他之前看到鏡子的條件反射不是開槍,而是逃命,這說明,對于老兵來說,鏡子=陷阱……”
“他覺得藍隊有高手,在布置陷阱,鏡子使他暴露……”
“結合他喊話讓人重上三樓搜索的情況……”
“他認為,自己成了獵物,處在明處,‘鏡子’處在暗處,隨時可能動手……”
“不停地跑酷,原因在于他不知道我的位置,可能懷疑我在東北角……但更懷疑我在西南角……”
“如果,我是他的話……”
足足半晌,林凡眼睛里的白茫茫才散去,恢復了黑色。
這一刻,他有些哭笑不得。
“這家伙,腦補了我藏在暗處是一名高手的情況?!!”
“嗯……”
他雖然覺得好笑,但卻認為很合理,一個經常在生死線徘徊的老兵,謹慎絕對比丟面子要重要。
老兵寧可是自己多想,也不愿意去賭有可能的‘不可能’。(這句話能理解的智商不低于120,實屬優秀,隔壁老張智商119,看這句腦子轉不過彎……)
接下來的時間,林凡一直待在鏡子里,紋絲不動。
林凡思索過老兵的想法,哪怕處在智者模式下,依舊無法推斷出他的下一步。
主要原因在于,他不知道老兵懂些什么技能,又擅長用什么技能,是喜歡爆破,還是喜歡狙擊。
所有的推理分析,全都建立在有情報的情況下,沒有相關聯的情報,他自然無法分析出老兵的動向。
實際上,如果強行分析,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可能性太多,平攤下來,每一項可能性的概率太低,已經不算嚴格意義的推理了,更傾向于賭運氣,對于他來說,浪費時間。
智者不是算命的,所有推理,全都建立在情報之下,比如,擁有一些確定條件,從而排除大量不可能性選項,從中挑選出最有可能的選項,然后列羅出來,進行深度分析抉擇。
關鍵不在于腦子,林凡覺得,智商到了160以上,基本上差也差不到哪去,他能分析出來的,別人也可以,頂多差一些細絲末節。
對于頂級智者互相博弈來說,可能拼的就是那些細絲末節,但智者與普通人對弈,那就是虐菜,別說細絲末節了,可能更重要的信息都分析不出來,兩相較差之下,一方埋了另一方還有可能幫著撒土。
就比如,有些聰明人,能夠根據一條新聞,直接得出某些人的想法,如果情報更多,甚至能足不出戶,判斷天下局勢。
林凡在和平年代其實也判斷過天下局勢,發過一些帖子,沒撐過半小時就被封掉了。
之后,連著一周,有保密局短信提醒,“公民應保守國家機密”之類的話,直接把他嚇得不敢再多嗶嗶了。
甚至,他還曾經幻想過,國家會不會派人來找他,把他當棟梁培養。
可惜,等了很久,沒等來,他仔細一想,才算明白,他雖然很聰明,智力超群,算頂尖的一撮,但這一批人數量并不算少,全國十來萬人還是有的,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更何況,他爺爺是大地主被打過,他爹還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終身……
最多的可能性,就是他被備案了,出了啥燒腦的大事,說不定就有人找上門問是不是他干的。
自那之后,他就咸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