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夫子看著‘贏’字點了點頭;
“贏的中間是一個口字代著一個人要有溝通能力,一個人的溝通協調能力非常重要,通過溝通,可以將自己所擁有的長處與能力進行充分的發揮,并吸收別人的建議,從而改善自己。”贏駱謙恭地說道;
“嗯,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思路告訴別人聽取別人意見,提升自己,一個人能做到如此,他離贏就越來越近了。”莫夫子看著贏駱微微一笑道;
“謝老師指教,學生就繼續了說贏下面的月貝凡三個字。”
贏駱向莫夫子行了一個禮;
“世子請說。”莫夫子點了點頭;
“月字寓意為時間,成功需日積月累,不能急于求成,想贏都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在平時做事上下功夫。”
“嗯,做事需要連續、正向的積累,才能在緩慢過程中積累出優勢與成功。”莫夫子點了點頭;
“貝字的意思是要贏必須具備物質與財力;凡字是說要贏必須有平常良好的心態。既然付出了努力就想爭取得勝利,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勝利的結果,以平常的心對待成功與失敗,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確不可因為失敗而在行為上頹廢,在精神上萎靡,失去了成功的機會。這就是學生對‘贏’的觀點,請老師指教。”贏駱對著莫夫子行了個禮道;
“好,世子所見異于常人,看問題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只要繼續努力,以后必然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莫夫子伸出拇指贊道;
“老師過獎了,我還有很多要向老師學習的;我們今天學習什么呢?”贏駱問道;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經史全集》,世子先談談對《經史全集》學習的新體會吧。”莫夫子繼續試探著問道。
“知史以明鑒,查古以知今;《經史全集》是對以前各朝代的詳細記載,包括歷史、文學、哲學、天文、醫學、民族等內容,通過學習可以認識別人,學習做人道理,提升自己,起借鑒和參考的作用。”贏駱說道。
“非常好,若世子繼承了諸侯君的爵位成了諸侯國之國君,對治理一諸侯國又有何想法?”莫夫子問道。
“諸侯國國君需要王上加封,我怎敢隨便亂評?”贏駱說道。
“諸侯君雖然是由王上冊封,但幾乎都是世襲;內堂如往日,只有你我倆人,無需顧忌。何況我們談的是如何治理一個諸侯國。”莫夫子道。
“從《經史全集》中可知道,朝政有內外之憂,內憂奸臣作亂,外憂天下民反,得到道義者天下助之,失去道義者天下叛之,揚良政,富民強國;天下則能長治久安。”贏駱說道;
“世子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解,日后必成大器;老師深感欣慰。國家和平,卻總有不法之徒異于眾人,其中有平民,更不乏有高官,天下要如何長治久安?”莫夫子微微一笑問道。
“學生年小,才疏學淺,還仰老師教誨;國要安定就得制定和頒布相應的法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規范,以此來保證著人民的生存安全,維護社會秩序。”贏駱說道。
“好,世子對《經史全集》的見解已超于老師的想象之外了。”莫夫子贊嘆道。
“老師您過獎了,這都是在老師你的教誨之下。”
“法只用來約束民嗎?”莫夫子突然問。
“回老師,學生覺得,法不不僅僅約束農民,是對所有人都要約束。這才體現法之公平,大家都守法,官民才心安,天下太平。”贏駱說道。
“世子已讀完《禮孝賢德經》,再參透《韜略斟鑒》日后必成大器。”莫夫子由衷贊道。
“《韜略斟鑒》是軍事戰略,只要有帶兵的將領都會熟讀,不能生搬硬套,要理解其精華,才能靈活運用。”贏駱微微一笑說;
“嗯,世子是想如何靈活運用這兵法的?”
莫夫子來了興趣。
“謀略只是參考,會因時間、地點、人物的改變而變化,我們熟讀兵法,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拓展甚至是逆施;效防的人多了就不能成好辦法了。”贏駱微笑著說道。
“戰場變化多端,不能生搬硬套,只能靈活運用。好,世子說得好。”莫夫子看著贏駱說道;
“老師教導得是。”
“哈哈……好,好……世子有如此思想修為,作為老師的我也是一種驕傲,世子莫要客氣,教好世子是老師的本份,老師定會傾囊相授。”
莫夫子躬身還了一個禮,帶著贊賞的笑容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