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庭,徐天涯之前就有所耳聞,臨安朝堂之上,甚至還有人提議要與金兵共擊明教義軍……
盡管這個提議未能通過,但以宋庭的軟骨頭,幫義軍的可能性無疑是不存在,
而對明教這種造反專業戶,宋庭向來都是嚴防死守,趕盡殺絕的態度,邊境大軍枕戈待旦,恐怕不僅僅是防著金人,有落井下石的機會,估計也不會介意給明教來個狠的!
隨手將手中信封丟在桌上,徐天涯一下子靠在椅背上,心中的思緒紛飛。
執掌江南全真大半月,各方消息匯聚,自然不是之前那般游離于江湖之外的狀態,通過全真的情報系統,自然可以很是清楚的看出義軍的尷尬處境。
經歷了方臘舉事,明教勢力在宋庭的絞殺之下,早已實力大損,雖然不知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明教又在這個時候舉事,但現如今,明教可不是后來元末那個經歷了近百年積累,實力雄厚的明教。
這個世道也不是元末經那個戰亂紛飛民不聊生的世道。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明教和元末的那個明教一樣,都是為整個中原江湖所不容的魔教,但現在的明教教主,卻不是那個可以讓整合整個江湖為其所用的張無忌!
可以說,明教義軍除了抗金的大義存在,在其他方面,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種種因素之下,徐天涯幾乎能夠預想到這支明教義軍的結果。
“師兄啊,你這一步棋走錯了!”
自語一句,徐天涯站起身,在房中來回走了幾步,隨后似乎是決定了什么一般,幾步走至書桌前,拿出筆墨,猶豫再三后,才真正落筆。
一封百余字的信修改了一次又一次,過了近盞茶時間,徐天涯才放下手中之筆,將信紙密封后,便朝房外走去……
……
北方的戰事如火如荼,但對繁華祥和的江南而言,再慘烈的戰事,也不過只是茶余飯后的笑談之資而已。
這坐落在街上的酒鋪茶館,便是不少人打發時間的好去處,而街尾原本不怎么起眼的清風酒鋪,在現如今,也是成了很多人呼朋喚友的首選之地。
原因也無他,人大都有好奇心,尤其是近來坊間傳聞這清風酒鋪有大后臺,再加之街上的地痞流氓從不敢出現在清風酒鋪中鬧事,甚至而且平日里巡街的那些粗鄙軍漢,人模鬼樣的衙役,也都是對這清風酒鋪避而遠之。
種種跡象出現,再加之坊間傳聞,無疑給這間不怎么起眼的酒鋪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酒鋪的老板很少出現,真正見過的同樣很少,大家只知道酒鋪老板是一個年輕人,經常拿著一本書在那里看,于是坊間就傳聞這酒鋪老板估計是個讀書人,估計是某個大官的私生子……
徐天涯知道這些傳聞之時,也是哭笑不得,這臨安城里的閑人實在是太多,吃飽了沒事做。
瑣事纏身,這酒鋪徐天涯徐天涯也來得少,只是當初隨口一提要將這酒鋪改名,店小二和賬房幾人便立馬屁顛屁顛的把招牌給換了,就連徐天涯自己知道這事都過了好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