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繁華,喧囂吵鬧,在這玉皇山匯聚了大半個月,才徹底散去。
玉皇山重歸寧靜,江湖上那全真一劍的名聲,亦是隨著玉皇山各方來賀的喧囂,愈演愈烈,甚至,還有文人墨客借用唐代詩人貫休的名句,一劍霜寒十四州,稍作改動之后,一句“劍氣縱橫三萬里,一劍光寒耀九州”便極為迅速的擴散至天下。
全真劍神之名,已然人盡皆知!
外界喧囂,風起云涌,卻是讓玉皇山愈發顯得地位超然起來。
在掃平鐵掌幫在江南各地的分舵之后,徐天涯沒有恢復之前那般全真據點遍布江南的場面,而只是在江南各處重城設下分舵,派遣了精干弟子坐鎮后,其余弟子,皆是召回了玉皇山。
徐天涯又重新厘定門規制度,肅清因自己離開數年而冒頭的亂像,又命人對外宣布,九九重陽之際,將大開山門,招收弟子。
弟子招收條件,自然和終南山招收弟子條件一樣,年齡是最最重要的因素。
畢竟,窮文富武,習武煉氣,以全真這種精英培養制度,培養一個弟子習武有成,消耗的資源堪稱海量。
誰也不愿意苦心培養,最終培養出一個白眼狼。
這種擔憂顧慮之下,年齡越小,可塑性便越強,也越容易對門派產生歸屬感。
當限定招收弟子的年齡條件之后,徐天涯也不禁有些感慨,自己這也算是屠龍者終成惡龍了!
終南山因北地混亂,已是停止招收弟子數載,如今因劍神之名,全真派亦是幾近神話。
對全真的向往,在劍神之名傳出之后,已是達到了巔峰,這種情況下,大開山門的消息一傳出,天下亦是隨之而動,大江南北,不知道多少人為之而動。
哪怕距離九月九重陽節還有數月時間,但消息剛傳出沒多久,玉皇山下,便已匯聚了不少拜山之人。
隨著時間推移,人潮也是越來越多,眼見著匯聚的人越來越多,為了避免混亂,徐天涯都直接派出弟子維持秩序。
人潮的匯聚,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各種需求,到最后,玉皇山下,都形成了一個定居點。
宋庭自然是睜只眼閉只眼,無人管理之下,徐天涯也只得將尹志平派下山,管理這個自然而然形成的小鎮……
只是徐天涯不知道是,尹志平下山之后,也不知出于何種原因,竟然大動干戈,效仿宋庭縣城,設立了縣衙府邸,招募流民,建立城池,最后竟將這縣城命名為長空城……
“劍氣縱橫三萬里,一劍光寒耀九州!”
玉皇頂上,馬鈺笑意滿面,抑制不住的感嘆:“好啊!好!”
丘處機幾人亦是笑聲連連,滿臉欣慰。
曾幾何時,在北地,乃至天下,全真聲威之盛,可謂是威震天下。
但北地混亂一起,也不得不左右逢源,戰事停歇,隨后更是在兵鋒逼迫之下,為了傳承基業,他們不得不受盡委屈,左右逢源。
本以為全真基業將危矣,5但誰也沒想到,會有一劍橫空,以一敵軍,震懾天下!
這一劍,雖是于江南喋血,但原本還處在金蒙兵鋒之下苦苦支撐的全真,處境卻也瞬間為之一變。
原因亦是極其簡單明了,持劍之人,屬于全真!
終南山的全真弟子都知道,當那一劍光寒傳至終南之時,重陽殿中的笑聲,是有多么的暢快!
籠罩了終南山數載的陰影,在那一刻,亦是被徹底撕裂,消失得無影無蹤!
如若不然,他們又豈敢離開北地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