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涯點了點頭,腦海里又不禁浮現出了那孤立世間的黑袍身影,那一抹傲視世間所有的劍光!
他知道,若論修為,此時的自己,在時代的浪潮之下,絕對是早已超過了他。
但劍道境界,恐怕還相差甚遠!
徐天涯更清楚,在那深谷,有他的一生的劍道傳承!
而且以自己如今的劍道境界,那曾經窺一眼便重創的傳承,也是觸手可及。
但他知道,若自己未曾自開一道,行劍道先天之路,那一道傳承,無疑將會是自己造化機緣。
但現如今,那一道傳承,與自己而言,不僅不是機緣造化,而是毒藥!
心如明鏡劍通明!
涉及心的道路,又豈能蒙塵!
……
距離立國登基大典尚有數日時間,幾天時間里,碩大的京都城中,各地問訊而來的江湖人也是越來越多,而其中最過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兩處地點,一是蒙古使臣府。
蒙古使團數百人,由蒙古國師班智達率領,入駐京都之后,卻也一點都沒有使節該有的低調。
蒙古人囂張跋扈,在京都城內可謂是橫行霸道,不過幾天時間,就有不少沖動的江湖人被其下狠手斃命。
隨后更是揚言要挑遍中原江湖,引得京都匯聚的江湖人皆是義憤填膺,京都城更是暗流涌動,隱隱有暴風雨降臨的意味。
而另外一處引人注目之地,無疑是全真的落腳之地,北地江湖大大小小的勢力,一進京都城,第一件事,便是至全真的落腳之地,遞上拜帖。
在接待了幾次之后,徐天涯就有些煩不勝煩起來,好在尹志平對這種事倒是頗為熟練,畢竟,長空城中的長空殿所有事物,就是他全權在處理。
大半年下來,長空殿中的種種仙家之物傳遍江湖,北地但凡有能力派出人馬長途跋涉的,皆是在長空城設下了據點。
對這種場面,尹志平已是駕輕就熟,幾天時間,不知道多少大小江湖勢力的拜見,他處理得皆是井井有條。
對那囂張跋扈的蒙古人,在請示徐天涯之后,尹志平也就任其跋扈,靜觀事態發展。
幾天時間里,唯獨讓徐天涯出面的,也就只有那大輪寺的幾位喇嘛。
出乎徐天涯預料的,這幾位喇嘛,乃至那巴思達,態度皆是極為謙卑,言語之間,也只是一些在北地江湖的所見所聞,沒涉及絲毫敏感之事。
直到最后,那先天之境的老僧才道出其真實來意,竟是想在長空城設下一據點,以供他寺中游歷中原的弟子落腳。
這般來意,徐天涯又豈會不知其真正意思,思及當年在大漠與那老僧結下的因果,徐天涯也沒拒絕,允許大輪寺僧侶于長空城中定居,又定下了不許傳教惑眾的條件之后,便應了下來。
隨后與幾位老僧閑聊許久,徐天涯這才知道,在藏地,寺廟皆是以****的制度存在著,而且因佛法理念不同,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諸多派別。
而當年蒙古占據藏地,為了維持統治,這個制度也隨之保留了下來,甚至為了優待有功之臣,還對藏地不少寺廟許下了種種特權。
在種種特權之下,藏地佛教在整個蒙古統治地域,傳播發現也是稱得上突飛猛進,喇嘛的地位,也隨著影響的深入,愈發尊崇起來。
而天地異變之后,武學之道的大放光彩,各有傳承的寺廟,武學時代的變遷,尤其是先天法王之境的的出現,無疑讓佛的影響,在蒙古統治地域,更上了一層樓。
在如今的蒙古,藏地佛教,已然成為了蒙古的國教,更是冊封在藏地名聲極高的班智達為國師,設下總制院,統領天下佛教寺院,鎮壓妖魔。
而這次前來京都的使團,便是由那班智達率領……
當徐天涯問及那班智達的武功修為之時,那先天境界的老僧卻是搖了搖頭,坦言那班智達在長生天未曾降臨之前就以佛法精深聞名藏地,而長生天降臨之后,更是蒙古境內第一個突破法王之境之人,佛法武藝之精深,他遠不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