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來泉城有哪個大佬姓葉的。
正當他在思索的時候,一個約摸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走了出來。
“葉總?”
王祥騰一聲站了起來,眼中露出震驚之色,他萬萬沒想到,趙震口中的老板居然那么年輕。
“王老板,你好,我叫葉楓,河底撈的創始人。”
走到王祥面前,葉楓也不怯場,伸出手,大大方方的開始做自我介紹。
“葉總你好。”
王祥畢竟是商場老油條,所以只是稍一震驚便反應了過來,臉上隨即堆滿了笑容。
雙方握完手,王祥盯著葉楓的臉,直到把后者看的懷疑自己臉上是不是有什么東西,這才收回了目光。
“葉總,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王祥忍不住說道。
……
“趙老哥,怎么樣。”
目送著王祥離開,葉楓關上門對著趙震問了一句。
“價格很合理,和我在鑫味時簽的合同差不多,王祥沒有在這上面搗鬼。”趙震回答道。
“嗯。”
葉楓點點頭。
雖然合同是自己簽的,但行情還是趙震更清楚。
葉楓這樣問是有原因的,如果王祥在價格上有小動作,那現在,自己急需一條供應鏈,所以暫時不會發作。
可一旦合同到期,且河底撈的運營已經趨于成熟,那就要考慮換供應商了。
簽完合同,葉楓并沒有走,而是和趙震探討起了員工數量問題。
開店并沒有那么簡單,不是說隨便請幾個員工就可以的。
這里面要考慮到人力成本。
請少了,服務跟不上,請多了,會影響到利潤。
“按照咱們的服務模式。”趙震拿出一張紙,在紙上寫下了一行數字:“大概需要8—10名服務員,包括一名領班。”
“按頂格,10人算。”
想也不想,葉楓就開口說道。
“還需要吧臺人員兩名。”趙震又寫下一行數字。
“后廚需要洗碗工、雜務工,大概三名。
至于廚師,考慮到我們目前并沒有推出除火鍋外的其他菜品,所以大概需要兩名調料師傅。”
“還有配方,考慮到我們現在規模比較小,所以我建議還是由拿出配方的那個師傅親自制作。”
關于配方,葉楓是這樣解釋的。
“自己從一個老師傅手里買來的。”
這個解釋雖然牽強,但好在趙震并沒有多問。
“老師傅年紀大了,已經不打算出山了。”
葉楓想了想說道:“請三個師傅吧,配料分三份,讓他們簽保密協議。”
比較大的連鎖火鍋店一般會通過自建工廠,或者將制作流程分散開,來達到保密的目的。
但河底撈現在沒有這個條件,所以只能通過簽保密協議這種方法來約束。
但即便是這樣,核心的香料葉楓還是打算由自己親自按比例磨成粉,隨后送給調料師傅進行調制。
這樣雖然辛苦了一點,但在沒有找到絕對可以信任的人之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哪怕是趙震,也不知道配方的具體內容。
“這樣,我們大概需要20名員工。”
當趙震做出總結時,自己都嚇了一跳。
這代表每個月光員工薪水就要十幾萬,這還不算他自己的。
考慮到火鍋店的其他成本,一個月營業額達不到30w,基本就是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