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這是人話嗎?
這話凡的!
還有沒有人管了!
甭管管不管,反正蘇木現在不管,他正在按著他舒舒服服的節奏推進:“別說鋼琴了,做講師,我連基本的講課也不會呀,所以我就尋思著,能不能我不講,讓同學們自己講呢?”
“來,有同學想講講自己對《鋼琴名曲鑒賞》有什么看法嗎,暢所欲言,想講的舉手。”
好多人一下就舉手了,女生居多。
蘇木隨手抽了一個同學。
那人起來就大聲的,很流利的道:“鋼琴名曲鑒賞是對古今的鋼琴名曲的鑒定和欣賞。是我們對曲子所構造的藝術形象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判的思維活動和過程......”
“好,請坐。”蘇木笑著壓壓手,打趣道:“可以說和百科詞條上的一字不差,什么對曲子構造形象進行感受呀,通過這些理解作品呀,從概念上是很不錯的,可咱們回歸本質,我們鑒賞名曲,肯定是想歸根溯源到作者身上,從作者創作的方方面面,吸收到東西,從而讓我們在自己創作道路上越走越遠的。而華星能稱得上鋼琴名曲的是不少,但現存的作者又有幾人?”
在場的所有人又都安靜了。
不似之前的安靜,這時不少學生若有所思。
“所剩無幾。”
蘇木繼續:“那么有意思的就來了,作者人都沒了,我們鑒賞名曲鑒賞個老半天......答案呢?標準答案哪兒來?總不能人做完曲子,還特地寫幾千字的鑒賞論文吧!”
這一問,仿佛靈魂質問!
臺下眾人表情也是各異,有的是一呆,有的也是贊同的點頭,對啊,每個學期都有什么鑒賞,咱們的鑒賞到底給誰看呀,誰評分?
“就說個很有意思的事兒,就比如有一天,齊書念回校上課,老師讓他交一篇關于《致》的500字的賞析,他一個高興下筆如有神,不到一刻鐘就把題給完成了,然后......100分的題,他只得50,及格都沒及格,這道題說明啥?說明齊書念也不懂《致》。”
齊書念,華星有名的鋼琴家,已故。
就靠近臺子下面的有一個學生木木的說了幾個字,“那誰懂?”
蘇木微笑:“閱卷老師。”
“......”
大概沉默了幾秒,學生們很統一,包括不少老師也是一咧嘴。
“哈哈哈哈!”
范教授幾個老教授也是一樂,又高看了蘇木一眼,小蘇別看人年輕,活躍氣氛很有一套嘛,而且條理也很清楚,就把自己的觀點輸送得很有效率嘛,目前看上去,還是不錯的。
看著眾人的表情,已經進入狀態的蘇木,繼續悠哉悠哉道:“開個玩笑,存在皆合理,鑒賞沒有必要嗎?是有的,當然重要的不是答案,而且過程,這鋼琴名曲鑒賞,不是說要你鑒賞出好多分,能考個好成績就是最好的,而是過程,是哪個你在追求與作者當時創作時方方面面的靠攏,是幫助你在靠攏的過程中,完善自身的道,提升自己的高度......換句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抄作業。”
啊?抄作業?
對于云藝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視角,沒有老師講過的視角......因為那個老師會教你抄作業啊!
范教授和劉校長一直都盯著臺上的那年輕的蘇木,雖然這種觀點確實看似有些難登大雅,但仔細斟酌一下好像確實也是有道理。
而且事實上華星不少最后出名了的作曲們,都有過“抄”的階段,
蘇木接著笑瞇瞇,撐著一旁的鋼琴道:“當然,這個抄作業非那種抄作業,而是抄精髓,在這種抄的過程中,把自己當成作者,去更加深刻的體會創作,在這種過程中......”
蘇木頓了頓,緩緩坐到了鋼琴前,一字一句接著說道:
“去聽,去想,去追尋那靈感的迸發......《夜曲》都聽過了嗎?”
“聽過了。”
“好,那也請你們仔細聽好,不要走神,我要開始了......”
“叮叮叮......”
蘇木直接彈了了起來,邊彈邊說:“靈感往往藏在音樂里。”
“叮叮叮......”
“它轉瞬即逝,時近時遠......”
“叮叮叮......”
“有時你感覺觸碰,卻又難以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