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之后,朱棣就再沒停留,牽著朱瞻基走出太廟大殿。
跪在殿外的群臣緊張的看著新帝走出來,心中盡皆疑惑不解。按照禮部制定的章程,新帝本是不會在太廟逗留這么長時間的。
誰也不知道朱棣在太廟里說了什么,正是因為這樣,眾人更想知道太廟大殿里究竟發生了什么。
然而朱棣并沒有打算就給臣子們多少時間,依舊是牽著朱瞻基揚長而去。
奉天殿被毀,一時半會兒是修不好了。
于是今日這最后的典禮場地就落在了奉天殿后面的華蓋殿。
還是烏泱泱的一群人。
宗室離著皇帝最近。三品以上官員,分文武入殿位居左右,余下的在京官員,就只能是老老實實的排到了殿門外面。
隨著朱棣入殿,有鐘鼓樂聲響起。
朱棣身上的孝服被宮女脫下,一整套帝王袞服換上。帝冕上的十二根旒遮蔽了朱棣的臉頰,讓群臣看不清晰帝王容貌。
朱棣牽著朱瞻基,從殿門走入殿內,直到群臣班列前端,這時候朱瞻基本想松手走到一旁朱高熾和母親張氏身邊。
然而朱瞻基小手剛一用力,卻被朱棣手上更大的力氣握住。一旁離著最近的徐氏,立馬看到了這一幕,心中一急不由看了群臣一眼。
朱瞻基已經明白自己這位爺爺,接下來究竟要干什么。
他就是要讓大明朝的臣子們知道,你們說的規矩那是你們需要守的,大明朝的帝王不用守你們定的規矩!
就只是今日朱棣這兩次行為,大臣們就該知道,往后他們就只有乖乖做好本分的事情,皇帝想要干什么他們管不了。
文官前列的解縉幾次想要沖出來,卻都被身邊的黃淮等人拉住。
今天雖然是燕王登基的日子,但朱棣可不會介意今天出現流血事件。甚至可以說,新帝今天一直在等著,等著看誰會跳出來找事。
朱棣牽著朱瞻基停留了片刻,見無人上前阻攔,不由露出一絲失望。最后只得是牽著朱瞻基走到御座前,面對群臣:“你們都很好,都是朱家的好臣子,都是大明朝的好臣子!”
一句話說完,朱棣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朱瞻基抱到御座上,然后自己才安穩坐下。
一旁禮部的官員立馬拿出一份詔書宣讀,接著便是以新帝永樂皇帝的名義,頒布圣旨對靖難之役的群臣一一封賞。
“這就是大明!”
“這就是咱們家的大明江山!”
禮部官員的嗓門很大,朱棣拉著朱瞻基小聲的說了兩句。
“好好的學著,好好的長大,咱們大明終究要交到你們的肩上!”
朱瞻基默不作聲,他自己現在只不過三五歲的孩子,就算是想干些什么……
也干不了!
他心中很清楚,自己腦袋里現在還保存著的那些記憶,并不能在此時變現。
未來,如朱棣所說,等他長大之后才是有所做為的時候。
不過……
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