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飛點頭表示同意:“白蓮教長期在山東、山西、淮河地帶流竄。一個吳守才顯然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殿下,恕卑職多嘴,只怕這次羅千戶出事,和白蓮教是脫不了干系。”
朱瞻基微微皺眉,良久之后又漸漸緩和下來:“所以當時發生了什么我們不知道,但羅向陽有可能是發生了什么……或者說,是當日發生事情之后,他追查了出去。”
燕南飛不敢回答,若是說當時這中都留守司衙門里有賊人闖入,殺了中都的官員,然后羅向陽與對方搏殺,最后對方逃走,羅向陽就一路追蹤過去。
要真是這樣的話,羅向陽必然會在沿途留下記號,好讓錦衣衛其他人能夠一路追蹤過去才是。
但是到現在,錦衣衛上下都沒有找到任何羅向陽留下的痕跡。
朱瞻基忽然發問:“最近鳳陽城防守,是誰在負責的?”
燕南飛沉吟片刻,腦海中搜索著相關答案,不多時便回道:“是鳳陽衛,近期一直在負責鳳陽城守衛。”
“鳳陽衛……”朱瞻基念叨了一句后說:“鳳陽衛指揮使……在朝中可有背景,與中都地方官員,哪些人交往過近?”
大明朝官員的背景和情況,要說誰最清楚,莫過于擁有著監察百官職責的錦衣衛了。
燕南飛立馬回答:“鳳陽衛指揮使齊子安,在朝中并無背景,受中軍都督府節制。在中都,一向與人和善,未有結仇,也未曾有過深的交往。他是從九邊調換回來了,在九邊已經官至千戶,后來按著履歷被提拔到了指揮使的位子上,然后就一直待在鳳陽衛了。”
九邊在北方,駐守長城沿線,九邊之軍向來是大明朝最精銳的部隊。九邊又是長期與草原征戰,朝廷歷次北征,除了京師三大營的官兵,就是以九邊軍隊為主了。
能在九邊做到千戶的位置,本身的能力就不會差。
聽到燕南飛的解釋,朱瞻基多了些興趣,立馬說:“派人,召鳳陽衛指揮使齊子安來見我。”
燕南飛立馬領命,派人出了留守司衙門,去鳳陽衛傳指揮使齊子安來見。
不多時,一身戎裝的齊子安,只帶著兩名親兵,就進了留守司衙門里。
依舊是在廊下,外面依舊落著雨。
看著天上堆積的云層,就知道這場雨一時半會兒是不可能停下來的。
朱瞻基坐在了一把太師椅上,邊上放著一壺清茶,紅衣坐在一旁生著悶氣,為今天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吃到紅燒肉煩惱。
燕南飛握著腰上的繡春刀,守在朱瞻基的身邊。
旁邊,是身上還掛著雨水的齊子安。
軍中之人,沒有坐轎子的說法,太孫召見自然是要騎馬而來。但身上落些雨水,算不得什么,至少比身上掛滿血水骨肉,要好上很多。
齊子安身材魁梧,臉上還帶著九邊的滄桑,腰背挺拔有力。太孫沒有說話,他也就默默的站在原地不說話。
朱瞻基之所以不說話,是因為他在端詳對方。
良久之后,朱瞻基忽然開口:“齊子安,你憑什么坐上鳳陽衛指揮使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