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那幾個回去的禮部官員,一臉緊張的跟在這人身后,沒多久就到了朱瞻基面前。
羅向陽驅馬,護在朱瞻基的身前。
紅衣同樣是手放在了劍柄上,對方只要一有動作,她就會里面出劍。
朱瞻基輕笑一聲:“羅大人退下吧!”
羅向陽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眼中滿是威脅之色,然后才不放心的退了下來。
朱瞻基這個時候,才算是能仔細打量著對方。
他知道,這位就是朱棣當年親自封賜的和寧王,阿魯臺!
阿魯臺,當年還是草原上一介小人物。朱棣第一次北征的時候,朝廷出兵五十萬大軍。草原上的勒望部可汗本雅失里出兵抵御,阿魯臺當時是勒望部太師。
結局很明顯,勒望部大敗,大明乘勝追殺百余里,阿魯臺脫身逃走。
等到第二次大明北征的時候,草原上的瓦剌部已經乘機發展壯大,擊殺勒望部可汗本雅失里。直到這個時候阿魯臺這位勒望部的太師,才被迫帶著部族歸附大明,被封為大明和寧王。
這就是個大明的手下敗將!
而且,朱瞻基很清楚,這個阿魯臺對大明并無忠心,但凡有機會必然是會反叛大明!
所以,他有何必給對方好臉色。
哪怕現在,這個阿魯臺還是大明朝的和寧王。
阿魯臺同樣在打量著朱瞻基,從禮部官員的嘴里,他已經知道這位的身份,乃是這個坐擁萬里江山的大明皇太孫。
他阿魯臺見過這位皇太孫,只不過多年以前,在草原上遠遠的見過一起。當時只有十來歲的朱瞻基,是跟隨大明的皇帝北征。而他也是那個時候,歸附的大明。
阿魯臺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了這位大明皇太孫,以至于對方會派出錦衣衛攔住他入城的路。
若是在草原上,像朱瞻基這樣的羸弱少年,他阿魯臺一刀能劈死三個!但是現在是在南京城,大明朝的京師南京城!
于是,阿魯臺學著大明人的禮儀,抱拳施禮率先開口:“阿魯臺見過皇太孫。”
朱瞻基仰頭看天,好似沒有聽見阿魯臺的呼喚,少頃之后才驚訝道:“和寧王是在叫我?”
阿魯臺臉色一沉,難堪之中露出少許憤怒,只不過很快就被他壓了下去:“數年未見,太孫是越發英武,當真是少年英才!”
少年是英才。
但也會早逝!
阿魯臺淺顯的暗示了一下。
幾位禮部官員頓時心驚,當真是生怕這兩位,今天會發生什么沖突。
朱瞻基充耳不聞,淡淡的說:“英武不英武,得要到草原上才好能知道!”
阿魯臺心中升起輕視,同樣平靜的說:“太孫,今日小王是進京獻俘,陛下還在宮中等著,小王萬萬不敢誤了吉時。待小王今日獻俘事畢,定要與太孫痛飲一番!”
阿魯臺覺得自己,已經很給這個所謂的大明皇太孫面子了。
然而,朱瞻基依舊沒有讓燕南飛手下的錦衣衛撤開的意思。
只聽朱瞻基淡淡的說:“和寧王,這里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