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語畢,對面的文官們終于是忍不住偷偷笑出了聲。
右都督過分了!
右都督搶活了!
右都督搶俺們文官的生計活了!
右都督忒不要臉了!
眾所周知!
自有文官這么一門職業開始,那所謂的祖宗成法不可違,便幾乎是成了文官們的口頭語一般。
但凡是皇帝或者同朝同僚做的事情,有不對他們胃口的,便會立馬揮舞著祖宗成法這個如萬金油一般的大棒,將所有不順眼的人給錘進地里頭。
可現在,竟然被一個殺才給搶了過去。
當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朱勇察覺到對面那幫酸儒秀才們的偷笑,不由渾身一震,經年累月在血腥戰場上積累下來的殺氣,瞬間綻放出來,如一頭猛虎斜視對方。
瞬間,一眾方才還在偷笑的文官們,立馬紛紛靜音,不敢再有半分的動靜發出。
惹不起惹不起!
回家接著偷樂~
“臣反對皇太孫此番駭人聽聞的言論!我大明官兵上下一體,皆為陛下手中之刀劍,前出殺敵滅國,后退回護陛下。”
震懾住了對面那幫沒卵子的玩意后,朱勇的聲音,便如同那軍中鐘鼓一般響起。
“然我大明雄師百萬,難免有一二皮癬,此等牛毛之人,有陛下軍中忠心悍將坐鎮,亦不會出錯!”
朱勇雖然未曾言及其他,但卻已經是含蓄的點名,大明的官兵是一條心的,若是真要將大明軍方納入京察范圍,只怕這一條心的大明官兵是不會答應的。
這位中軍都督府右都督,更是淺淺的點出,大明軍隊的檢查,有軍中將領負責。
他們是忠心的!
若皇帝連他們都信不過,只怕軍心不穩!
朱棣不得不沉吟起來,不得不承認,他現在從來沒有擔心過大明軍隊的戰斗力和紀律,因為只要有他在,大明的軍隊便是這天底下最兇猛的殺器。
可是朱棣又不得不擔心,他若是不在了,沒有他的震懾,后世子孫接手的大明軍隊,是否會如皇太孫所言,致使大明國破山河不再!
然而,朱棣卻也必須考慮軍方的想法,如朱勇所說大明軍方現在是忠心的,也正是他們慷慨赴死的參與到靖難之中,才有了他朱老四的今日。
若是真要施行,軍心必然大動,到時候九邊首當其沖,大有被北元突破的可能。
左右為難,讓朱棣不得不再次看向惹出今日這堆破事的皇太孫朱瞻基。
既然是你個龜孫兒起的頭,你個混賬玩意就得給出辦法安撫住軍方!
朱瞻基自從說完話之后,便一直關注著朱棣的臉色眼神,此時心領神會,立馬風度翩翩的回身,看向首當其沖發的朱勇以及其身后一眾憂心忡忡且暗帶埋怨的軍方大佬們。
朱瞻基先是沖著朱勇抱拳,而后沉聲開口:“右都督所言我大明官兵上下一心,皆忠心耿耿,我是相信的!并且比任何人都要堅定的相信!”
聽到皇太孫還是相信軍方的,一眾軍方大佬被稍稍安撫,但是顯然若只是這樣還是不夠!
朱瞻基接著說:“朝廷有御史臺!有刑部!有大理寺!
三司主持大明律法,維護天下法理。
三司官員有數,力量有限,糾察在京、地方官員已十分吃力。
可我大明軍方,可曾有任何監察之衙門?
大明官兵出征,雖偶有監軍身處大軍之中,但卻不常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