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也去幼軍衛吧……做個……經歷如何?”
幼軍衛?
經歷?
這啥子玩意?
于謙滿頭問號,他雖然來到京師亦有多日,但卻都是在這暗無天日的錦衣衛昭獄之中度過,他如何能知曉南京城里近來所發生的事情。
經歷他是知曉的,那是衛所之中,專管過往文書,掌握文檔堪合、案卷出入、官兵考核等諸多雜事。
可這幼軍衛又是個什么玩意?
于謙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大明朝什么時候有了這么一支衛所軍隊。
一旁的燕南飛看出了于謙的疑惑,開口解釋:“幼軍衛,是陛下專為太孫所建,乃是太孫親軍所在。如今,幼軍衛亦有上千我大明士子,紛紛無不動容,盡皆自愿棄筆從戎,投身軍伍,誓死為大明效力!”
好家伙,燕南飛如今已然是深得皇太孫精髓,竟然也是滿口胡言。
那上千士子若是知道,怕是要噴燕南飛一臉吐沫。
羅向陽不甘示弱,在一旁補充道:“幼軍衛初創,于公子便得太孫賞識,位居經歷此等要害職位,于公子莫要辜負了太孫的一片好心與賞識。”
聽到老羅,竟然能臉不紅心不跳的說出,一個小小從七品的經歷是要害職位,就連朱瞻基都感到一陣心虛。
這群人指定是在蒙騙我!
于謙眼神一轉,他在遲疑,先前心中的熱切早就灰飛煙滅不復存在。
康莊大道變成了羊腸小路。
他看向了皇太孫,希望能從太孫這里再次得到確認。
朱瞻基點點頭:“保留功名,待下次科考,你亦可參加,這是陛下當日在朝堂上親口所說。”
于謙有些猶豫,他家世代讀書,或在朝為官,或隱居鄉野,皆是做著儒家最為傳統的事情。
讓他和那些腦瓜子壞掉了的上千士子一樣,棄筆從戎?投身軍伍?
除非他和那上前士子一樣腦袋瓦特了。
朱瞻基見于謙不說話,只得再次開口道:“文武皆為大明效忠,出將入相乃人臣所為,干臣領兵出征,卸甲牧民。難道,你于謙是看不上行軍伍之事?”
這是高舉大義道德的旗幟,向慘兮兮的謙兒施壓。
就算這個時候,天下讀書人心中依舊是天大地大,除了皇帝他們最大。就算是文武之爭,時時刻刻都存在的。但他們卻不敢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但凡是說出口他們就是天下的罪人。
這是政治正確~
果然,于謙聞言之后,臉色數度轉變,思慮良久之后,他終于是底下了,他那高傲的頭顱。
“太孫所請,于謙敢有不從?遙想雄漢、盛唐,士子紛紛仗劍天涯,縱馬御敵,我于謙又如何不能手持長刀,為大明劈開一個萬古盛世!”
所請難卻,于謙只能是開始了自我麻痹。
等到這個時候,他在有點反應過來。
自己當真是被那該死的汪弘業給弄到這錦衣衛昭獄里來的?
太孫又為何會如此看重我?又會如此絞盡腦汁也要讓自己投身幼軍衛?
總不該,就是因為自己當日在新安衛大營,面對那些錦衣衛說的太孫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