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黃福是準備親自和太孫走一遭的。
按照他的想法,是要繼續借此機會,多與皇太孫親近親近。
君不見,皇太孫去了一趟中都,原本只是小小一介指揮使的齊子安,就成了五軍都督府的僉事了嗎?
除此之外,皇太孫又去了一趟徽州府。
現在,整個徽州府從大明正常的行政序列里暫時去除,成了那什么試點之地,屬于太子爺直管州府。
只怕要不了幾年,朝堂上就要多出好幾位從徽州府走出去的部堂大員了。
黃福沒有太多的想法。
只要能從這千里之外的交趾回到應天,哪怕只在六部做個侍郎,他也心滿意足。
朱瞻基拒絕了黃福的請求。
理由同樣很充分。
你黃福是交趾布政左使,政務繁忙,若是你不在,出了事誰來擔著。
在正常不過的理由,卻讓黃福不敢再多做請求。
他很清楚,若是表現的太過熱切諂媚,不說能不能得償所愿,只怕最后還會在太孫心里留下個不好的影響。
擺脫了一心想著重回應天的黃福后,朱瞻基終于是能安心啟程,一路慢悠悠的前往建昌府。
按照羅向陽的消息,鄭和的寶船隊大抵還要差不多一旬時間才能抵達建昌府。
寶船隊不是一條兩條的船。
數百艘各式船舶,整齊擺開幾乎能占據整片海域,速度自然快不了。
所以,朱瞻基走的并不急,一路上甚至特意多次繞道。
為的便是多看看南疆這片土地。
朱瞻基曾經,從未來過這片幾乎可是說作天賜之地的南疆。
如今,真正的踏足這片土地,親眼見識這片土地上的一切。
給朱瞻基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土地肥沃!
物產豐富!
地廣人稀!
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
錢!
南疆的一切,映入朱瞻基的眼中,統統轉變成一個錢字。
這個的土地,還處于最為原始的耕種模式。
春撒一把種,秋收萬斤糧。
說的就是這片土地。
看得越多,朱瞻基心中的熱切便越發的大。
于是自然而然的,他開始了各種推算。
若是大明徹底占據整個南疆以南,中原遷移大批明人定居,這片土地該是能產出多少的糧食,供應大明多少的子民。
若是心再大一些。
從半島一路往西……
那片河流兩岸的平原土地,又能產出多少的糧食,養活多少的明人?
朱瞻基想了想,若是開發完善,在去除運輸途中的損耗之后,這兩片土地上產出的糧食,只怕是能再供養出一個大明來!
而除了糧食外,這片土地上還擁有著數不盡的,讓大明眼饞到流口水的物資原料。
香料!
礦產!
寶石!
這些東西,一旦開發出來。
朱瞻基覺得自己可以就此躺平了。
而眼下。
如何讓大明真正的重視這片土地。
讓大明境內的權貴士紳們,看中這片土地上的利益。從而推動大明境內資金轉移,推動移民、生產的發展。
朝廷又該如何徹底的控制這片土地,再造一個從未有過的自古以來。
成為了朱瞻基頭疼的事情。
當朱瞻基快要走進死胡同,開始鉆牛角尖的時候,隊伍已經到了建昌府沿海港口。
涼爽的海風吹在臉上,讓朱瞻基攪在一起的思緒,重新清明起來。
因為有天然的優良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