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于此同時,在交趾安州府、廣西桂林府的兩省布政使司衙門的堂官,已經開始奮筆疾書,將要大書特書,為皇太孫的仁義之舉,歌功頌德,傳送至京師應天。
而在交趾地方,也幾乎是家家立牌,為愛惜百姓的皇太孫,祈福延年益壽,福壽平安。
萬民書,同樣已經準備就緒。
一份新春大禮包,不日就會送到應天城中,擺在皇帝的御桌上。
……
“西南番邦宣慰司很危險嗎?”
“人不危險,環境危險。”
“那你還要大動兵戈,是要讓那些人去送死嗎?”
“百姓被困下屬番邦宣慰司,這是在打大明的臉!朝廷的臉面不能丟!至少不能從我的手上丟了!”
“你確定,真的有商賈被那什么緬甸宣慰司抓了,而不是你和三寶太監瞎編亂造出來的?”
“本宮一身正氣,豈是那等弄虛作假之人?”
“所以,你還要廣西都指揮使鄂宏大,一路建立哨站、兵站,還要云南也出兵如此行事。難道不是為了將整個西南宣慰司給包圓了?”
“汝一婦人,如何懂得此等軍國大事!”
三十丈的寶船,船舷邊上,皇太孫有些氣急敗壞,惱羞成怒。
唐賽兒穿著件薄衫,披著件輕薄長袍,迎著海風顯得很是英姿颯爽。
當真是有一副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
她彎眉淺笑:“您去問問,誰還看不出來,您是要一口氣,將整個西南宣慰司,給生吞活剝吃進肚子了。不然,您該冒著朝廷的問責,調動廣西、交趾、云南三省兵馬,還敢下令寶船隊停航登陸?”
朱瞻基縮縮腦袋,瞥了一眼身邊的女人。
嘴怎么這么密!
他的目光悄悄的躲避了一下:“怕!我是真的怕朝廷到時候會問詢我。”
唐賽兒掩嘴輕笑,清脆的響鈴般的聲音,如同在海面上奏出了一首樂曲。
“你還知道怕?”
朱瞻基翻翻眼:“怕!不然我也不會躲到這海上來。就是為了讓消息早點入京,等著廣西、交趾三司的吹捧,還有那些萬民書一道入京,等朝廷里的人都消化好了,我再出現,到時候面對的問責想必會平和一些……”
唐賽兒不出聲了,她看著遠方天空中的兩只海燕,似乎正在上演著春天里,第一場求歡劇。
朱瞻基也安靜了下來。
他在思考著在南疆的安排。
鄭和被他說動了,所以才會配合著,演了這么一出拙劣的把戲。
三寶太監借口緬甸綁架大明商人,他乃是大明臣子,聽到這件事情,自然是要過問一番的。
這樣一來,寶船隊就要找個地方停靠。
緬甸附近有什么地方,方便龐大的寶船隊停靠,運送上萬兵馬下來的呢?
自然就是大明在南疆的諸多宣慰司之一的大骨剌宣慰司了。
這樣,鄭和就可以借此,在大骨剌正式駐扎兵馬,然后向西北進入緬甸宣慰司。
而遠離朝廷的廣西、交趾兩省,如今是一心想要立下功勞。
有太孫答應的,錯過太孫承擔,功勞他們兩省分擔。
這些人恨不得將兩省境內所有的兵馬,都給開動出去。
這才有了鄂宏大統兵三萬,交趾出兵一萬,合同四萬救援大軍的形成。
至于云南,地位與廣西、交趾兩省相差無幾。
云南的黔國公府忠心耿耿,雖然在云南形同土皇帝一般,但人家的忠心沒的說。
太孫想要收服南疆諸宣慰司,等到事情辦成了,云南可就成了內地!
到時候,前國公府再整治地方土司黎民的時候,也能更加順暢一些。
于是,在一個共同利益的趨勢下,幾乎是整個大明南疆,都動了起來。
這才有了南疆數省,三司為太孫歌功頌德,地方百姓供奉萬民書的舉動。
為的就是師出有名。
為的就是太孫沒錯。
太孫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