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給任何人開口的機會,直接圣裁:“太子有失教導,奪去監國,于東宮閉門思過。朕北巡之后,應天交由漢王朱高煦監國,署理一應軍國政務。”
在場大臣們,還想要做最后的勸說。
然而,皇帝陛下已經憤然起身,甩著衣袖,揚長而去。
皇帝走了。
不顧所有人的想法,似乎是帶著驚天的憤怒離去。
然而,殿內卻沒有人急著離開。
無論文武,派系。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靜靜的盯著上方,離著皇帝御座不遠位置的東宮兩父子。
對于文官集團中的部分人來說,他們不過是希望,通過這一次奪回皇太孫的教育權,主導皇太孫的治國理念。
他們很自信。
只要皇太孫能安靜下來,老老實實的待在應天,他們有信心用儒家的道德仁義,感化對方。
可他們沒有想要,將仁愛、寬厚,完全恪守儒家教育的皇太子給弄沒了。
從靖難開始算起,皆是皇太子監國。
如今,不再這樣。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開端。
內閣里的幾位,是翰林,是大學士,亦負有教導太子的責任。
他們想開口,最后卻在首輔胡廣的暗示下,按下心中的急切和煩躁。
所有人都很清楚。
皇帝說出口的話,斷無再收回去的道理。
此次皇帝北巡,漢王監國,已成定局。
朱高熾長嘆一聲,無奈的看了一眼身邊的兒子。
若不是因為這是自己家的崽,太子爺當場就要將其打殺了事。
“太孫方回,宮中盼歸。各部衙門諸事繁雜,諸位需速歸。”
太子面對著文武大臣們,言簡意賅的勸說了一番。
他就垂著雙手,眼簾微微下垂合上。
大臣們眼看太子爺一副不愿意多說的樣子,縱使心中安生懊惱,卻也無可奈何。
最終,也只得是行了禮,默默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從殿中退了出去。
他們要去商議,接下來太子不監國,會對朝政帶來怎樣的影響。
等到人去樓空,殿內只余下東宮兩父子。
朱瞻基提著心吊著膽,默默的開始想要挪動腳步。
“站住!”
一聲驚呵,從太子爺的嘴里發出。
朱瞻基立馬停下了小動作,身子挺拔如松。
“回來!”
太子又呵斥了一聲,雙手叉腰,滿臉的怒火待發。
朱瞻基無奈的憋著嘴,眼神求饒的看著老父親:“爹,您聽我解釋……”
“住嘴!”朱高熾抬起手,就沖著不孝子的腦門,猛的一擊:“說吧,你到底想干什么?”
老父親真的是被氣糊涂了。
朱瞻基心驚膽戰的看著四周,連忙拉住老父親的手,眼神颼颼的瞟向周圍。
這可是在宮里頭,誰知道什么地方會藏著個人,將這里發生的事情,統統都告訴了老爺子。
但也顯然,正是因為太子爺被氣糊涂了,才會在這個時候丟了往日里的謹慎小心。
等到不孝子提醒之后,趕忙收起臉上的不滿,他怕等下被自家老爹知道了,會覺得他是在埋怨老爺子。
“走!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朱高熾低低的罵了一句,一個反轉,已經是拉著不孝子,就往宮外走。
……
皇城西。
占據整條街的奢華府邸,行人少見,府門緊閉。
這是漢王府。
里面住著,大明朝最最尊貴的男人之一。
應天城里的消息,從來都不會留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