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幾人,都清楚這一次為何要如此隱藏身份出京。
因為按照朱瞻基的判斷。
不!
是青史昭昭!
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從來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單純是從東瀛島上跑出來的。
更多的時候,沿海小范圍的倭患,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大明地方上的權貴們,將家丁仆役假扮成倭寇,在沿海行惡事,劫掠搶奪百姓財富為己用。
甚至于,這些人嫌棄自己搶的不夠利索。
便開始與真正的倭寇里應外合,充當內應,讓干起燒殺搶劫更加利落的倭寇,在他們提供的信息下,更加高效的搶奪大明沿海財富,事后只要坐地分贓即可。
朱瞻基之所以選擇隱蔽行蹤,為的就是要在暗處觀察東南地方。
他要看看,這些地方上的士紳權貴們,是如何在朝廷大舉殺倭的行動下,暗中與倭寇暗通款曲,賣國求榮的。
齊子安和張天率領的幼軍衛,是擺在明面的。
將要北上返回錢塘的王景弘也是明面上的。
哪怕是,已經交托五軍都督府督辦的,在沿海地區招募水中好手入水師,也是故意放在明面上的。
為的,就是要吸引那些明奸們的注意,要讓他們忍不住的動起來。
如此,一直藏匿身份行蹤的朱瞻基,就能在暗處,將他們看得清清楚楚。
攘外必先安內。
老祖宗用血淚總結出來的道理。
沒有理由不相信。
一頓飯剛剛吃飯。
一直開著的窗臺外,躍進一道人影。
不是旁人,正是一開始從窗臺跳出去的那名錦衣衛。
只見他快步走到朱瞻基面前,單膝著地。
“啟稟太孫,有松江府軍情。”
“念。”朱瞻基微微抬頭,沉聲道。
“前夜,齊子安率領幼軍衛三所兵馬,由松江府往金山衛駐地奔赴,途中遇松江府拓林村一少年,得知拓林村滿村三百零九人,皆被上岸倭寇殺害。如今,齊子安已下令駐扎拓林村,全軍上下誓要殺盡倭寇。以一城倭人,祭奠拓林一村百姓。”
嘭!
飯桌,被猛的拍響。
桌子上的碗筷,滾落一地。
朱瞻基已經滿目怒火,牙關咬緊,聲音從牙縫之中擠出:“賊人安敢欺我大明百姓!”
聽著那個并不知道在何處的拓林村,因倭寇慘死三百多人。
朱瞻基的腦海中,不由浮現一座巨碑。
想起了一組將拓林村乘十萬之后的數字。
那是一篇血淚書寫的歷史。
而造成那個數字的,便是如今的這些倭寇血脈!
于謙等人,明白太孫的怒火起因,但卻看不懂太孫臉上那恨不能食倭血水的執念。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吐出一口濁氣,朱瞻基依舊一臉陰沉的看著于謙等人。
他的情感,于謙他們不懂。
但是朱瞻基知道,他要給這個世界,修復一些東西。
女媧補天,要用五彩石。
他縫補稀罕,便用那座賊島上的血肉完成吧!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物種都是自然的禮物。
但是,卻有一個物種,該永久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