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只吃了半碗,就被朱高煦還給了親衛。
這個時候,遠處亦有腳步聲傳來。
不多時,幾名風塵仆仆,渾身站滿雪水的斥候,就到了朱高煦面前。
“王爺,我等已分布左右三十里,一旦有倭寇行跡,便會立即發出訊息。”
朱高煦抬抬眼:“希望能等來那些該死的倭寇!”
一旁的親衛小聲道:“王爺放心,倭寇定然是會來的!如今整個江浙、福建,唯有福寧州有朝廷的運糧隊。近日倭寇未有動靜,若是此次有所動作,必定會在今日此地!”
“咱們的好太孫哇!”朱高煦忽然發出一聲感嘆。
讓前來稟報消息的斥候,以及跟隨多年的親衛,不由的愣了愣。
一旁,幾名聚在一起的政務和參謀,也默默的將目光偏移過來。
朱高煦輕笑了一聲:“也只有本王這個大侄子,才能讓整個沿海數省,統統聽從其調令。不過,本王倒是要看看,他到底能不能猜中這次,倭寇就會按著他的心意,到這里來赴死!”
誰也不知道朱瞻基為何要選定在福寧州設伏。
明明,整個沿海地帶,都有可能成為倭寇攻擊劫掠的地方。
也沒有人知道,為何朱瞻基會如此肯定,倭寇就會如設想的一樣,出現在這里。
至少,朱高煦是想不通的。
但是老爺子的旨意,讓朱高煦不敢有任何的反駁。
他接下來可還是要去南疆的,他可不想等到最后,自己又要被弄到哪個犄角疙瘩的地方去了。
想不通那個大侄子,為何會如此的肯定,倭寇就會出現在福寧州,朱高煦雙手環抱,就接著靠在身后的樹干上,瞇起眼來。
“等倭寇來,喊醒本王!”
……
夜色,逐漸將天空變成墨色。
夜風越來越急促。
雪林遠方的山嶺官道上,亮起了一道綿延的火龍。
長約里許。
張五林有些緊張,他這次是特別從拓林村幼軍衛大營抽調出來的,擔負著誘敵的職責。
在他的前面,是副千戶朱高燧。
也是這一次,負責誘敵的運糧隊的主將。
他們都是從拓林村被抽調出來的。
太孫要他們到這里來,所以他們來到了這里。
漫長的運糧隊里,確實是裝滿了前方不知道藏在哪里的,友軍們的糧草。
但同樣的,所有的馬車上都藏著幼軍衛的火銃,以及一面面盾牌。
山腳下的彎道口子已經近在眼前了。
張五林緊張的咽了一口口水:“千戶,您說倭寇會來嗎?”
朱高燧的身份并沒有在軍中有所隱瞞,是個人都知道,他是漢王府世子,是皇帝陛下的親孫子,是太孫頗為偏護的堂弟。
但是自從這位親王世子來到幼軍衛之后,就一直和所有人做著一樣的事情。
張五林記得,這位副千戶進入幼軍衛的時間,比他還要短,但現在已是一所副千戶。
當然,這里面有因為對方是親王世子的原因,但他的努力和拼搏,卻也不可否認和抹去的。
朱高燧如今越發的健壯,往日白皙的臉頰也變得黑黝起來,他沉著目光,如同夜晚里的一匹戰狼,目光靜靜的鎖定著眼前。
“太孫說倭寇會來,就一定會來!”朱高燧堅定的解釋著。
張五林重重的點頭回應。
是啊!
太孫說倭寇會來,就一定會來!
張五林看了看兩側的官道,又小聲開口道:“大人,聽說這次埋伏在此地的,是……漢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