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的一聲傳來,像是后山六師兄扛著大錘用力砸在了通紅的鐵片之上,七念身前法相一陣震顫,刺眼的火星如流沙般紛紛灑向地面。
七念睜開雙眼,臉色變得蒼白,他看向葉啟,不知作何感想。
先前他本想操縱怒目金剛大手印,一舉將這個敢在寺前辱及佛門剛入知命的二層樓弟子斬殺,想來書院就是再為霸道,日后也無理就此事多說什么,然而在那二層樓弟子進入大手印之中,他六感傳來極強烈的警惕,他果斷棄大手印不顧,急忙凝結不動明王法相用作防御。
隨即,這二層樓弟子就持劍來到自己身前,他竟然能夠以書院不器意脫離開怒目金剛大手印的范圍!
他入二層樓才只是短短兩年,竟是將這門功法練到了這般高深的地步,若自己剛剛稍有猶豫,此時怕已死在對方的劍下了。
書院不器意,所謂不器,形諸外象便是無從尋覓其痕跡,便如雪泥鴻爪,倏爾在東,倏爾在西,根本無法知道雪上究竟何處微顫,意動時,隨意而動無意而行,哪有人能覓得行蹤?
如若不是佛家修念,天地盡納其心,七念自幼在寺中修佛,哪里能夠覓到葉啟劍下行蹤?
“不動明王法身,倒要看看,能夠受得幾劍。”葉啟看著默誦真言的七念,持劍再刺。
木劍在剎那被他刺出千劍萬劍,因為速度極快,一式式的木劍虛影連在一片,凝在一處,劍若未動,但七念身前的不動冥王法身在不斷消減黯淡。
法身之內,七念的臉色變得更是蒼白,木棉袈裟被外界傳來的力量震開,棉絮吐露,卻不亂飛,逐漸將他腳下的黃沙掩蓋而住,那處,如七念面龐,蒼白如雪。
……
不動明王法身,是天下至強的防御功法,傳言懸空寺內,講經首座將此法演練到至高深處,金剛不壞,任你萬千劫難灑落,自永恒不受災難。
七念境界不如講經首座,但明王法身也被其練到了極深的地步,法身之內,他雖然已入強弩之末,但法身畢竟未破。
世間修行者,除卻魔宗之外,沒有人可長時間使用天地元氣,只要法身不破,等待對方力竭,他便是勝者。
先前爭斗,他從未在葉啟劍下察覺到有任何魔宗功法的跡象,關于道門宣稱對方叛道入書院的理由,他也當那只是謠言,故盡管葉啟用出萬劍不見力竭,他還未還擊。
……
在不知多少劍后,不知多少劍落在了不動明王的咽喉之處,葉啟停劍,漫天劍影才自他身前散開,似是春秋輪回在幾息時間展露世間,無數道的劍影若繁花流露。
看著法身咽喉前出現的白痕,在最后一道劍影要消散的時候,他舉劍右刺,這一次,木劍沒有被不動明王法身隔絕在外,而是在明王法身咽喉之處,直入劍沒至劍柄。
“硴啦”,如最上好的琉璃盞摔在了鐵器之上,明王法身碎裂,化作了無數晶瑩細點灑在了地上,將那一地棉絮點燃,燃起了火光。
七念不可思議地看著葉啟,他明明沒有入魔,為何能夠出這么多次劍,難道,這便是傳說中書院后山那個瘋子的浩然劍?
看著那道惶惶不可敵的木劍,他喉頭涌動著,嘴唇不再微張,張到人說話時的大小,露出了他那根被咬斷變成的舌根。
面對這樣的劍,他想要不死,只能將苦修數年的閉口禪破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