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是不滿,但并沒有回絕葉啟的話,那他日后自然會幫著出上一劍。
“當然,喝酒是來找你最主要的原因,而我又確實需要你日后幫我出上一劍,如果跑上兩趟,會顯得很白癡。”
……
酒徒與屠夫是世間最為不可知之人,這個世間知道他們存在的也只有那么幾個人,對于他們的死,自然沒有人在意。
但總有人的死足以讓人們在意,唐國都城曾死了三個人,一個鐵匠,一個御使,還有一個前任軍部文書,雖然這些人都像是死于自殺,但有位刑部官員固執的認為是他殺,并且在這幾乎一年的時間里,從來沒有放松過對這三起案件的調查。
而在這一年的調查當中,那位刑部官員也確實查出了真兇,集齊了指向真兇的證據。
查出兇手,證據齊全,官府應該前去抓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在他將所有證據上交后,刑部卻一直沒有動作,因為那個兇手來自書院二層樓,是夫子剛收的弟子。
世間沒有不透風的墻,尤其是在大唐那座擁有百萬人口的城市,更何況有很多人不喜歡書院,比如西陵的人,再比如與這件謀殺息息相關的鎮北大將軍夏侯,在那位刑部官員確認真兇后的幾日里,城里的百姓便知道了那三個人是被書院的十四先生殺死的。
書院在大唐百姓的心目中,無疑比昊天還要神圣,那十四先生為什么要殺那三個人?
緊接著,又有消息傳來,十四先生曾是宣威將軍的遺子,死去的三人是十幾年前舉報宣威將軍叛國的重要認證。(注)
都城中一直有傳聞宣威將軍叛國案是冤案,而在宣威將軍府滿門抄斬后,那些舉報宣威將軍叛國的人被朝廷一一貶黜,也在印證著確實是冤案。
故近來就是有傳言十四先生殺了那三個人,長安城百姓也沒有過多言說此事,甚至還要拍手叫好。
百姓不知當年事情巨細,但那些出身于大勢力的修行者們,很清楚當年宣威將軍叛國案件是出自前代光明大神官之手,而那位光明神座出手的原因也有很多世人不敢否定的理由,長安城曾出現了黑夜的影子,黑夜的影子便是是冥王之子。
書院二層樓后崖,因為老筆齋許久無人,桑桑怕灰塵污了少爺的字,一大早就回了老筆齋去打掃。
寧缺有預感自己很快就要破洞而出,就由著桑桑去了。
陳皮皮氣喘吁吁地來到了崖洞前,看著洞里石床上看書的寧缺,語氣復雜說道:“有一個壞消息,你要不要聽?”
寧缺睜眼,看著陳皮皮說道:“能夠讓你都覺得沉重的壞消息,我還是不聽的好。”
陳皮皮說道:“可是你必須聽。”
“那你說吧。”
“最近修行界傳言你是冥王之子,而且可能性很大。”
(注:給沒有看過原著的書友,解釋一下,寧缺不是林光遠的兒子,是將軍府里管事的兒子,為將軍府報仇不太多是因為林光遠,當然,他也不是冥王之子,這么寫,是情節上的需要。感謝暗耀的1500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