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龍虎山,道統傳續以著家族為根基,便是江湖中那句流傳了千年的老話,天師不出趙,不過幾十年前江湖中出了一位道門高士齊玄幀,硬生生以著絕強的修為讓龍虎山讓出了一席天師的位置。
龍虎山方圓百里,是山上天師道統根基,以天師府為核心,峰巒對峙形如龍虎相爭,山清水秀,常有天外紫氣拂照,景色如畫,美不勝收。
葉啟的御劍之法,是學自聽潮閣中一本初涉御劍法門的《御劍游滄海》心法,雖只是看過這本初涉御劍的心法,但他走出聽潮閣一步入天象后,身又與天地相合,再有體內明宗納氣法門,另一道上已至圓滿,法門只是提供了一些理念,對于御劍一道,開始后就直接從初走到了最末。
好生體驗了一番御劍天地間的爽利,來到劍州之后,他就取來一竹,以竹為舟,逆著歙江而上。
一路仙都妙景盡收眼底,他不曉得這個世界玄之又玄的望氣之術,依賴于自身修行功法下練就的對天地氣機的敏銳感知,加之了解此界一些隱事,乘竹竿游入一條歙江支流,來到了名曰云錦山的腳下。
云錦山,守龍虎門庭,隔江東軒轅大雪坪,山高又寬,山上古木森森,清泉無數,常有無數年輕俊彥乘船走歙江一覽仙都景象后,便會登上這云錦山對江豪飲上一番。
葉啟沿著一道通幽小徑進入云錦,腳下生風,幾近縮地成寸,這個法門是得自于前世無距,這個世界規則完整,致使天地元氣分布也同樣均勻,再加上天地元氣稀少,修行者想要鉆元氣與天地規則縫隙進入無距是決計不可能,但可以利用天地元氣,使得身法快上一些。
只是短短盞茶時間,葉啟就到了小徑盡頭,再走幾步,就要到了山后范圍,能望見如有龍虎盤踞的道教祖庭了。
他踏著無路的山林,再走半盞茶后,山上古木頓時變得稀疏了許多,一塊塊藏在青草間的巨石之中,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綠水碧潭,水碧綠透青,估計也就只有兩丈方圓,看著卻極深,而在潭邊,正坐著一個中年道人,背著他雙手持竿而釣。
道人似是察覺有人到來,雙手依舊拿著釣竿轉身,看到葉啟腰上掛著的古劍,如深水的雙瞳泛起一層漣漪,然后灑然一笑,說道:“遠來是客。”
葉啟淡然走向小潭,看了一眼道人手中青竹釣竿前頭的漁線,說道:“三百丈太長了。”
道人輕嘆一聲,放下竹竿說道:“看來今日釣不成了。”
葉啟解下腰間的呂祖佩劍,說道:“有人要你死,當然,沒有那人,我還是要殺死你。”
聽著這佩劍少年言談要殺自己的道人反而一笑,說道:“前日武當有紫氣東來,想來就是少俠取劍引發的異象了,能得呂祖佩劍認可,少俠一身修為足以擠入江湖前三甲,且貧道看不出少俠一身劍道根源,想必少俠劍道修為比桃花劍身鄧太阿都不差。”
“只是貧道好奇,是誰能動用少俠來殺貧道?”
葉啟說道:“只是互換條件罷了,是北涼王。”
老道又嘆一聲,說道:“這條吞天大蟒,還是成了禍害。”
(感謝硬不睡的100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