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年抱著劍匣神游天外,直到雙臂被匣中劍意割的有些疼了,才回過神來,發現鄧太阿還在盯著隋斜谷與葉啟離去的東海方向,心中暗道,葉先生厲害,估摸著比王老怪還差著一頭,隋斜谷雖然在當年與老李互換一臂,如今大抵也不如老李,但兩人都用劍,桃花劍神不看王仙芝與李老頭,獨獨去看葉先生與隋斜谷,果真是善劍者癡劍。
鄧太阿看不清具體戰況,并不妨礙他感受遠處傳來的劍意,在心中演化一番二人的招數,如果此時徐鳳年在塔樓外,就能看到鄧太阿雙眼中各自有兩道不同的劍意在對抗。
“隋老前輩一腹千百劍意出,葉兄要難破了。”鄧太阿忽然自語道。
徐鳳年面色一肅,問道:“那斷臂的吃劍老祖,占了上風?”
“當初在武當與葉兄一戰,覺得只是輸了半劍,且我們兩人未能生死相向,若都用出自己的壓箱底劍招,勝負還不好說,然而在那一戰后的幾年悟劍,我每每回想葉兄的身前一尺劍,愈發覺得其中門道太深。”
鄧太阿看著東海的另一個方向,娓娓說道:“可能不止是半招,或許是多半招,甚至一招,還有可能是兩招,劍道為何能夠在江湖獨占半壁風騷,不是因為李前輩劍道無敵甲子前的江湖,不是因為隋前輩那以劍作黃豆的非人之能,更不是因為我鄧太阿手拎桃花引起的劍道潮流,
至于江湖上什么挎劍與人勝風流的一說,你去放眼一看,當今天下五百載,哪一個用劍名家是此?劍道之所以占著半壁江湖,在于劍道上偶有頓悟,哪怕是初入二品,只要福至心靈,一劍就能殺宗師,一品金剛境的劍客,說不定臨死前就能跨過指玄、天象使出劍仙一劍。
劍道,上限無頂,葉兄的一尺劍更在此處有擅長,不好破,不是破不得。”
徐鳳年聽的心中熱血激蕩,狠不得將腰間的春雷刀還給在家中聽潮閣看書的白狐臉,此生就要以劍作伴。
“你還差點意思,不是你習武晚,而是你心性已經難塑難成,我雖看不慣吳家劍冢的處事風格,但他們對劍的認知,不得不說,引領的是整座江湖風向,其中分為兩道。
一道是心死如灰劍始活,便是重劍重于人,忘我而重劍,唯有如此,劍才能通玄入神。另外一道叫做兩握劍,其中一握,握劍如癡情種相逢愛人,握有一劍之后,自此矢志不渝,劍亡人亡;另外一握,握劍似握古,劍道香火一脈相傳。
估計這些,你聽的一頭霧水,說白了,其中每一點都是在要求劍客視劍如視人,你徐鳳年是多情之人,但絕不可能會將劍看作人,想要成為真正的劍客,這一關你就過不了,而你心性又雜,絕不可能只甘心劍道,就算你在李前輩手中學了他的劍道精粹,就實質而言,最多算是劍道小道,難稱劍道。”鄧太阿的長篇之話就如一盆涼水當頭給世子殿下潑了一臉。
徐鳳年憤憤地看著桃花劍神,很想與之打上一架,心中理智想到,估計自己將武當老掌教傳給的大黃庭掌握,也出不了幾刀幾劍就會敗北,無奈長嘆,幽怨說道:“鄧劍神您好口才。”
……
東海一處,狂風起于海天之末,碧海以遮天之勢拍擊九天,然而在獨臂的隋斜谷腳下,大海平靜到仿佛被冰覆蓋,不興一絲水花。
隋斜谷大喝一聲,水面剎那在他腳下蔓延出裂縫,就像是一塊隕石從天外降落,將這處平靜的海面砸的支離破碎,海面變得細細碎碎,海水盈滿裂縫,從裂縫中涌出,許是此時海面氣機駁雜浩瀚,那些涌出的海水剛與空氣觸頭,就成了飄在空中的朵朵水花。
適才,葉啟問隋斜谷“腹中千百劍,能否出云霄”,是在問其能否劍及九天仙土,隋斜谷答“天上劍仙三百萬,見我也需盡低眉”,意思在言,不屑出云,但仙土劍仙三百萬,遇我之劍,也只能仰視。
隋斜谷白眉再生,老人斷臂撫眉,一口氣機吐出,海天齊齊色變,海浪依舊遮天,然聲勢全無,東海千百里,萬籟俱靜。
這一吐,吐出了其一生吞劍的千百劍氣。
劍客爭名,無外乎爭的就是誰才是天下劍道第一人,與王仙芝爭天下第一,遠沒有成為劍道第一來的心神舒坦,看看李淳罡,當年劍道無人敵,得了一個天不生李淳罡,萬古劍道如長夜,此名號或許會隨著他歸隱江湖被人遺忘,可天下劍客之中,誰能忘卻,就是再過五百年,李淳罡的一劍開天門也不會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