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科技側世界與修行側世界,恐怕絕大多數人都更加喜歡修行側的世界。
修煉者體系清晰,一旦修成便能將偉力歸于自身,那些所謂的熱武器與高科技在絕大多數人看來與修行者完全不能相比。
什么劍仙魔法,一通遠距離狂轟濫炸,那些坦克火炮根本頂不住。
但并不是說科技側世界就弱于修行側世界,同為幻想類作品的科技側世界發展到厲害之處,絕不遜色于高端修行者世界。
秦言前世就參與過科技側世界與修行側世界到底誰更強的辯論。
當時的普遍認知是,科學側雖然也很強,發展到高階甚至能衍生二向箔,中子戰星,戴森球之類的夸張科技,但始終比不上修行側公認的最上級世界“洪荒”。
圣人之下皆螻蟻,這句話幾乎成了修行側世界支持者的口頭禪。
科技側世界沒有一個能夠拿出來,逼格吊打一切的存在。
其實,科技側世界還真有那么一個逼格不下于洪荒的存在,只是因為其立身之本偏向于日常搞笑,以至于很少有人拿他去與洪荒做對比。
某個能從四次元口袋中掏出各種細思極恐道具的藍皮貍貓笑而不語。
秦言想將自己最初的位面發展向科技側也是經過縝密思考的。
科技側世界在最初期雖然不如修行者輕易改天換地那么強大,但卻有兩個再多缺點也無法掩蓋的優點:
一是堪稱無限的融合性。
科技融合修仙,就有了所謂的大慈大悲加特林菩薩,科技融合魔法,就有了魔法蒸汽朋克文明,科技融合血脈生物就能衍生血肉生物科技文明。
無限的融合性帶來的是無限的可能性。
二是相對的公平性。
與修行世界那些動輒便因為大能戰斗而灰飛煙滅的無知小民來說,科學世界的原住民最幸福的一點就是科學是絕大多數人能夠享受到,運用到的。
與沒有修行資質就必定淪落底層的修行文明來說,公平意味著任何一位原住民都有可能發展出無限的未來。
相對的公平性帶來的也是無限的可能性。
以秦言在上城區的這段經歷來看,太初世界一定有位面發展偏向于科技側的高階位面之主,而且數量一定不少。
不然這數量如此眾多,相似卻又不同的設備又是從哪里推廣出來的呢?
只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為什么明明有向科技側發展的位面之主,主位面的位面之主們卻從來沒有流露出半分利用科學的方式來進行位面研究的意向。
不管如何,這是一個他現階段無法得到解釋的問題。
拋開腦海中的雜念,秦言終于選定了最后一批足以影響到位面發展傾向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