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滅絕從來就不是一件小事。
秦言雖然也有過將恐龍發展出恐龍人文明的設想,但到底還是太過于冒險了。
大炎作為秦言的第一個位面,一切都必須按照秦言最有把握成功的路線來推進。
他最有把握的當然還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地球科技文明,每一個細節與關鍵之處都有可以考究的歷史去參考。
這畢竟是秦言的立身之本,他現在還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去開設現實中的位面文明模擬實驗。
所以即使位面中現在出現的這些袖珍恐龍超乎想象的可愛,秦言還是拋棄了無用的感情,準備做出重要的抉擇。
這一次的生物滅絕已經有些帶著偏袒的意思了,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占據總生物數量近乎百分之九十的大體型卵生生物為小型哺乳類動物讓路。
前世的地球文明已經充分證明,人類能夠崛起除了了先祖的不懈努力之外,運氣也是很大一部分成功的原因。
被懷疑是恐龍滅絕原因的小行星撞擊說,與緊接著而來的冰河時代近乎完美的詮釋了定向抉擇的含義。
小行星撞擊引起的環境資源匱乏,食物與水分供應不起大體型生物的生態圈。
冰河時代則給了這些倒霉蛋更加致命的一擊,炎熱時代進化而出的鱗甲成為了時代的拋棄物,反而是那些奇葩的毛發生物在這樣的時代成為了唯一能活下去的勝者。
秦言不需要再進行一次小行星撞擊的來淘汰大體型生物,現在位面中的生物已經夠小的了,再淘汰怕不是真的要成為小人國了。
所以他已經定下了這一次生物滅絕的主基調:寒災
雖然身處異位面,但并不影響秦言對大炎位面進行操作。
眼看著位面中恐龍越發興盛,大有徹底制霸的趨勢,秦言此時也已經顧不上自己身處異位面的事情,直接對位面開始了操作。
這一次是真正的移山倒海。
地底熔巖的能量在材料與源力的雙重作用下開始誘發陸地板塊的移動,這是第一步。
按照秦言記憶中的位置,他直接將縮小版的地球世界地形圖在位面中制造了出來,同時宣泄過多的地熱也開始引發吸能反應,為下一步的寒災做準備。
這一步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如果是瞬間完成那么天崩地裂造成的反應很容易直接徹底滅絕所有生命。
但在時光粉塵的加持下,將這一段時間放大到了一百萬倍后,則頗有些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位面中的恐龍不但沒有察覺到天地的變化,反而因為去往不同的區域,接觸不同的環境,而出現了各種數量繁多的亞種。
這一番盛景正如烈火烹油繁花著錦的感覺。
當地型徹底塑造完畢之后,已經過去了一整天的時間。
秦言抽空掃了位面行者那邊的視野,發現那個異位面此時正是夜晚,一群小孩子在首領的帶領下踏入了荒野。
他們精疲力盡,在溫暖的篝火和首領得保護下,此時正沉沉的睡著。
秦言注意到似乎少了那么幾個人,但并不在意,反而繼續進行自己的第二次滅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