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言也曾思考過,能否有一種方法解除人類對于“財富”的爭奪,但思考到最后卻只能無奈的發現,如果剝離了對“財富”的爭奪,那人類也就不再是人類了。
他暫時放下了自己的學習工作,準備將這一段歷史上關鍵的時間好好記錄下來,并順水推舟的促使原始人們的文明發展的更快一點。
私有化的出現作為一個時代的標志,并不僅僅是出現之后就喪失了進步的空間,事實上以私有化作為基點,原始人社會的文明雛形正在快速補全。
私有化導致原始人們擁有了個人財富,第一個衍生出來的便是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交易促使原始人類手中的資源開始了流通,于是也順水推舟似的營造出了原始的審美。
物以稀為貴的理念在這個時代同樣適用,那些看上去漂亮稀少的石頭、皮毛、碩大的野獸骨骼與牙齒成為了炫耀力量的標志。
同時在獲得了野獸皮毛作為抵御寒冷的物品之后,除了頭部,手腳等地方因為包裹上毛皮之后行動不便外,其余部位的毛發開始了退化。
原始人類的形象正在與秦言記憶中的形象越來越接近,不過他還是第一次意識到除了頭發和腿毛以外,原始人類還有“手毛”這種說法。
文明的發展總是一環接一環的,有動物毛皮可以御寒之后,原始人類們也開始走出了山洞,開始選擇將聚居地選在更加開闊的地帶。
到這一步秦言才終于出手推動文明的變化,是時候將“火”交給他們了。
原始人類并不缺乏對火的認知,無論是雷擊造成的森林火災亦或者是地殼運動導致的火山噴發等等,這些現象都能夠制造出火來。
火作為驅趕野獸的存在,此時對于原始人類同樣具有威脅與震懾效果,如何讓原始人們克制住內心對火的恐懼,并且發現火的好處才是問題的關鍵。
但這同樣難不倒秦言,他對此早已有了計劃。
原始時代的“火”并沒有現代那么普遍,雷擊火與火山并非所有原始人類都見識過,更多的是其祖先早早的便搬遷離開了這些危險的地方。
為了避免那些沒見過“火”的原始人們還沒意識到火焰的危險,便因為濫用火而導致種群大量死亡。
秦言選擇給予火的部落普遍生活在靠近水域的地方,誘使原始人類掌握火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隨機抽取一只幸運的動物來成為歷史上第一只烤熟并被原始人類吃下去的食物,若是放在洪荒位面中,這只幸運的動物說不定還有功德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秦言在創造生靈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血液和基因片段的緣故,位面中的生物普遍對于“吃”及其看重。
于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電閃雷鳴而過一個倒霉走失卻又幸運的原始人類在森林的邊緣發現了一頭被烤熟的山羊(秦言起名的山羊),與旁邊細小的火苗。
熟食的香氣讓這個原始人饑餓的胃開始了劇烈的抽搐,來自先祖對于熟肉的渴望刺激著他向著那只焦黑的動物伸出了罪惡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