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道靈光劃過秦言的腦海之中,瞬間便激起了他的靈感。
魚人種族所面對的環境問題確實是向科技側發展的一個重大難題,至少陸地生物的石器與火焰科技樹完全不適合他們。
但如果轉換思維,嘗試點開生物材料科技樹,那么至少初期的工具原料他們應該不缺了。
這里的生物材料科技樹并非指的是如同蟲族一般,通過基因調試根據不同需要定向進化出不同器官,而是利用生物本身就能夠產出的材料。
想到這里,秦言便迅速的切換到化身,利用其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迅速的將海洋中現有的動物物種瀏覽了一遍。
“有了”秦言迅速的找到了自己心儀的物種。
文明所需要的最初的工具原料,正如之前曾提到的其外形必須尖銳,鋒利,能夠對其他事物進行簡陋改造。
其實秦言也算是有一點一葉障目,他忘記了就算是陸生動物,其天生也掌握著一種原始工具:利爪和牙齒。
動物們利用牙齒與利爪捕殺獵物,撕開獵物的身體,海洋中的生物雖然保留有利爪與牙齒的生物不多。但卻有另外一種替代品:節肢動物的幾丁質甲殼。
幾丁質甲殼其實就是節肢動物身上所謂的“外骨骼”,最為經典的例子就是現代人熟知的“螃蟹”
不要忘了此時位面之中還處于原始蠻荒時期,節肢動物的體型還沒有退化到現代那種小體型生物的水準,即使是陸地上現在也依然生存著很多體型巨大的節肢昆蟲類。
更妙的是以螃蟹為例的節肢動物,就如同蛇會蛻皮,他們一生之中會經歷多次的換殼,而那些堅硬的幾丁質甲殼會被節肢動物們留在原地。
這東西就和羊毛一樣,可以源源不斷的進行產出!
另外只要是吃過螃蟹的人,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會發現用牙齒去咬蟹殼根本咬不動。
人類牙齒的硬度大概是5-6級,約等于普通小刀的硬度,以此為例便可以知道幾丁質甲殼的硬度并不遜色與普通的石頭,再加上其本身就具有抵抗水體氧化性,又因為節肢動物那各色各樣的奇葩形態而具有不同的形狀,簡直是完美符合魚人種族的工具原料。
唯一的問題是,現在還生活在海洋之中的節肢動物長相都非常得清新脫俗,聽聽名字諸位大概就能夠想象到其外貌:深海蝎,深海蜈蚣蟲……
這些兇惡的家伙們如果放到現代,絕對是一張嘴就能嚇哭一條街的那種恐怖怪獸。
好在一直生活在海洋深處的紅魚人并不畏懼這些長相丑惡的家伙,他們的數量與生活方式就決定了其就算來到了深海也很快便會成為這里的霸主。
只是與陸地動物可以隨手取用的石質材料不同,幾丁質甲殼畢竟是生物產生的材料,雖然相對于珊瑚要容易獲取的多,但也不能以引導陸地動物的方式去引導這些魚人。
最好的方式是讓兩者形成共生,或者是在之后的時代里引導紅魚人嘗試對這些巨型節制動物進行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