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人類逐漸創造語言的這些年,秦言也利用化身的便利性掌握了他們的詞匯,能夠通過他們發出的聲音大致判斷出,每一個聲音對應的詞匯。
只不過沒有誰像秦言這樣有機會來原始人類交流,這種只用名詞來進行交流的方式雖然一場麻煩,但也不失為一種奇妙的體驗。
這個部落中有能力對新出現的獵物命名聲音的只有三個人,一位是雌性的部落首領,一位是掌握了負責圖形繪制的雌性原始人,還有一位則是發現烏龜的那位雄性原始人。
如果大概要將他們的對話翻譯一下,應該是這樣的:
雄性原始人:“河,石頭繩子樹枝,牛,石頭,水……”
說到這里,雄性原始人指了指地上被烤熟的烏龜,一如他在發出之前那些聲音時,不停擺動身體,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他其實是想說,我在河邊用石矛狩獵野牛的時候,在石頭和水的旁邊。
部落首領則是這樣回答他的:“火,(說到這里她也指了指地上被烤熟的烏龜),牛,鹿(她又指了指咬動的嘴做了一個享受的表情)”
她的意思是,用火烤的烏龜,吃起來很好,像是牛與鹿的肉的味道。
那位負責圖形繪制的雌性原始人在這里加入了他們的對話,她先是指了指墻上的圖形,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最后指了指地上的烏龜,又擺了擺手。
雖然沒有任何聲音發出,但她的意思也很明顯,先祖沒有關于地上這種奇怪獵物的記錄,我們沒有用來描述他的文字的和聲音。
其余兩人都不說話了,就好像之前曾經對什么東西進行命名一樣,他們已經熟悉了創造詞匯的過程,在思考用什么聲音來表示這種奇怪的獵物。
雌性首領首先開口,指著地上的烏龜念了一長串疊詞:
“石頭腳腳腳腳頭”
這種給烏龜進行定義的聲音的規則來源七千多年前一個原始人部落,他們在給石器確定聲音的時候,看到石器是石頭,繩子,樹枝三種原料綁在一起所形成的的,就把類似的石器都用“石頭繩子樹枝”這樣的聲音來進行指代。
顯然這一次首領也是想要采取同樣的方法來為烏龜定義,意思是有像石頭一樣堅硬的部位同時還有四只腳和一個頭顱的生物。
但負責圖形繪制的雌性原始人則不怎么滿意,似乎是覺得太復雜了,轉而使用起了另一種聲音確定方式,她指著烏念龜道:
“水石頭魚”
意思是水里長得像石頭的魚。
她給烏龜確定聲音的方式遵循的不是組成命名法,而是特征命名法,即以水,石頭和魚三個已有名詞來組成新的聲音。
然而無論是組成命名法還是特征命名法,都是通過已有名詞堆疊來表述新的名詞,稍微發聲發的快一點兒,就很容易造成混亂,以至于三個原始人在用聲音交流的時候都是念一個詞,停好一會兒才繼續念下一個詞。
出乎秦言預料的,擁有決定權的居然是那位發現烏龜的原始人類,他在等了好半天之后,才終于指向地上的烏龜,發出聲音:“水石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