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好。”
秦言站在山上,看著原始人們奔向雪中,看著他們親手奪回了他們的火。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曾將恐龍滅絕的寒災,已經不能再阻止人類的崛起。
這一次戰斗人類又勝利了,一如他們面對的所有危難。
他想了想,終于還是來到山洞之中,留下了自己自引導生靈與文明以來的第一縷痕跡。
興奮的迎回火的原始人類們沒有注意到,用來刻畫圖形文字的墻上多出來一個新的奇怪的圖形,也不會明白那些圖形代表的意思。
秦言為他們留了一個漢字:
焰。
焰,而非炎。
從現在起,時光的長河將會留下這樣的記載,人類文明因為他們的怒吼而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名字:焰文明。
第二次冰河時期只持續了一兩萬年,持續時間過后,大地上的原始部落似乎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原始人類們雖然如同他們的先祖一樣繼續維持著狩獵,采集的生活,但卻有一些地方變得不同了。
圖騰,這種特殊的存在就像是雨后的春筍一樣,沒有任何理由的蔓延開來。
最早的圖騰是一團火焰的形狀,只屬于一個特定的部落。
后來很多部落在時間的流淌中,也或是因為崇拜或是因為長期以某些動物,植物為主要生活來源,又或者一些別的什么原因而擁有了自己的圖騰。
圖騰多種多樣,有天上的飛鳥也有地上的走獸,有山川河流,有石刀藤蔓。
以圖騰作為聯系,部落之中的原始人類聚集在一起終于不只是因為要借助集體的力量,而是因為共同的精神寄托。
寒災的試煉又一次激發出了人類文明的潛力,很快部落文明體系中除了戰士,領袖以外又多出了一種新的職業:巫。
人類有了自己的精神寄托,自然而然的就會因為崇拜而激發出更多渴求。
巫的職責是專門負責對圖騰進行保存,理解,并對圖騰與自然界的關聯進行解釋。
巫在部落中的權利很快便與首領相當,任何與圖騰有關的事物都會受到他們的關注,同時他們也作為原始的精神領袖,以圖騰為基點開始對原始人類對外界越來越多的問題進行闡釋。
圖騰崇拜很快便形成了一種潮流,那就是主動模仿或者說“學習”。
與以前所有促進文明發展的東西出現不同,這一次他們不再是僅靠時間堆積而因為各種巧合去發現什么東西,而是主動的追尋。
這其實是一種師法自然的過程。
圖騰所對應的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無論是山水還是工具,其實際運行中都會有一些人類在學習后,對文明推進有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