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看的是楊公子的文章,這楊公子不愧是富有才氣的學子,雖然用的是新文體,文章上下都沒有什么特別艱深晦澀的華麗辭藻,但整篇文章都寫得非常流暢,一氣呵成,令人從頭到尾看下,絲毫不會停滯。
“有趣!”
以羅文的文學素養,只能給出這個評價。
楊公子的文章名為《佛愿》,講的是一位信佛之人上山拜佛的小故事。
那信佛之人在拜佛之前極度沒有自信,辦什么事情都是猶猶豫豫,不能果斷,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差,即便看出了商機,也因為猶豫不決而被人搶了去,最后連殘羹剩飯都沒撈著,幾乎破產。
但在拜佛之后,他認為自己有了佛的庇佑,從此有了自信,遇事果斷,慧眼如注,緊抓商機,終于成功地打造了一番事業,成了遠近聞名的大財主。
這一篇小故事乍一看似乎在講向佛許愿,最終成功,以證佛愿之靈驗。
但實際上,它內中透出的思想卻是求佛不如求己,做事要有自信,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成事!
“好,一篇故事,兩種內涵,內外相反,發人深思,楊公子好文筆!”
文人才子們基本也都是先看的《佛愿》,當時便對楊公子大加贊嘆,令其不禁有些自得。
隨后,他也便隨著文人才子們一起看向了戒兇的文章。
戒兇寫的文章卻是名為《佛燭》,是一篇讓宋三看了想拔刀的文章——因為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宋三!
以實敘事,以事達意,戒兇第一次寫這類的文章,就學會了引用身邊的小故事,寫出了一篇極其有趣的文……哈哈哈哈,怎么可能不有趣嘛?
羅文看著看著,便笑了出來。
“可以可以!”
這戒兇的文筆樸實,只能算是能將文意表達出來的普通文筆,但他行走江湖,見多識廣,將江湖里的一些小梗都融入了這故事里,令得這整篇故事都變得極其有趣,令人看了便捧腹大笑。
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卻又發人深思,著實了得!
只有宋三看得臉一陣青一陣白,已經在心里發誓要找個機會和戒兇來一場師兄弟之間的友誼切磋!
佛前點蠟,刀斬燭火,所為哪般?
為何一個看似普通的畫面能讓一介莽夫刀客癡迷其中,日夜琢磨,從中領悟出無數種與其真意毫不相干的道理?
但那些道理又確實有用,帶著刀客步步精進,逐漸成為一名絕世刀客!
雖然這篇《佛燭》到最后都沒有將那真意寫出來,但這更有一種藏頭詩的感覺,讓人情不自禁想要探索解謎,陷入其中。
或許每一個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都能從那佛前點蠟,刀斬燭火的一幕中領悟些屬于自己的東西?
這兇神惡煞一般的大和尚寫出的文章竟是透著淡而不散的禪意。
看完這篇文章后的才子們再看戒兇,竟是突然覺得他那滿臉橫肉的臉龐不再兇惡,而是隱隱有種親見怒佛的感覺。
楊公子看了《佛燭》之后,心里只有嘆服,自己的《佛愿》雖然也已不錯,但和這《佛燭》相比,實是差距甚大!
“是鄙人輸了!”
愿賭服輸,楊公子對著戒兇做了個佛禮,便轉身下了樓。
而戒兇在心有得意之時,這才驚覺腹中饑餓,這寫篇文章的腦力消耗竟是如此之大,轉身便想回去怒吃一波犒勞犒勞自己,但桌上……哪還有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