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接手圣人書院的時候,羅文就覺得這圣人書院一定能給自己帶來大量的圣德之氣,但那些學子雖然對圣人存有敬畏,卻并不真正知曉圣人有何大能,也并不能像潮汐城的學子一般確認那圣人學院的改革是由他所為。
所以一直以來,從學子們的身上傳來的圣德之氣都斷斷續續,非常稀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這潮汐城的城主和大學子們往他面前一拜,就等于是認同了他是圣人,是圣人書院的掌控者,那因敬畏而產生的圣德之氣便自然而來。
只可惜石像的石殼還未突破,這些滿到溢出的圣德之氣只能繼續用來提升圣人的面積。
而且這些學子們也沒有接受過教化,他們的額上沒有圣瞳印記,不能形成金線,連入圣網。
略微思索之后,羅文一揮手:“起來。”
以城主姜愚郎為首,眾學子頓時站起來身來。
見眾人一一起來,羅文便問道:“你等為何要拜?”
“這……”姜愚郎有口難開。
但他身后的學子之中,卻有一個高聲應道:“見圣人,如見帝君,理應當拜!”
羅文沉默不語。
場內一片壓抑。
那高聲回答的學子見氛圍不對,連忙搖頭四顧,心中茫然。
但緊接著,他似乎是找到了原因,臉上突然一喜,便立刻又高聲道:“圣人威嚴,遠勝帝君,必須拜啊!”
羅文繼續沉默。
場內越發壓抑。
那學子神色一僵,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說錯了話,最終只能唯唯諾諾地閉上了嘴,不再敢出聲。
許久,城主姜愚郎才小心翼翼地開口道:“圣人,可覺我潮汐城有哪里不對?”
羅文微一皺眉:“這需要我來提醒?”
姜愚郎頓時默然。
他身為一城之主,對潮汐城內的弊端自然一清二楚。
可潮汐城,也不是從建城之初就是現在這副德行,那抄襲之風的蔓延也是有原因的!
他一邊觀察著羅文的臉色,一邊小聲地將潮汐城的發展史說了一遍。
原來這潮汐城是后來所建,算是盛朝國內的一個新城,而這新城內的子民都是從四周的小鎮小村里遷移而來,因此城民的文學素養不足,文化底蘊也遠遠不夠深厚,和其它的諸城相比,就像是小學生和高中生的差別!
為了趕上與其它諸城的差距,潮汐城的第一代城主就想出了一個拔苗助長的方法——也就是抄襲、高仿、高度借鑒!
這毫無疑問是成功的捷徑,讓潮汐城內的才子們直接跨過了漫長的積累時間,最終獲得了一些名氣。
別的國家里,城與城之間比的是富不富、強不強,但盛朝國內的城與城之間卻是比的那座城里有幾個文采出眾的大才子,又或是大藝術家、大工藝者。
潮汐城是以文學立城,當然比的是文化人才。
每年的集體面圣之日,每個城的城主就會帶上城里的大才之人前往朝都,然后在帝君的面前展現才藝,以此來彰顯自己城池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