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國,靈犀鎮。
自從羅文在圣人書院中弄了一棟祈愿墻之后,靈犀鎮的鎮民們在向圣人祈愿時,都會得到來自于那些學子們的解答。
這種還愿方式雖然不如直接實現愿望來得神妙,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靈犀鎮的鎮民們也知道不勞而獲的害處,所以到后來反而因此而對圣人之為更加崇敬。
這天夜里,當一位孝子按照一位老學子的指點配了一副藥方,最終熬出湯藥,將他家中老母的頑疾治好治好,那位孝子對圣人的敬畏便是達到了某個高度。
而代表著他的那條金線也由此發生質變!
也就是在他的那條金線變得純粹而光亮時,整個圣網的最后一絲縫隙也被那條金線所散發出的金光所填滿。
于此,圣網終于完成了從線到面的過程!
整張圣網便是從最開始的傘狀骨架,徹底變成了籠罩一方空間的傘面。
而在那圣人石像的座下,象征著圣域的光暈也隨著羅文不斷擴展圣域而不斷變大,最終與圣網的邊緣相接,將整個空間封閉了起來!
如此,羅文的識海中便是形成了一個超脫于外界的空間。
當羅文注意到的時候,那空間還只是一個類似于圣人書院的精神空間,但位居于那空間最中央的圣人石像卻在這時終于有了反應。
羅文迅速將意識投入到識海之中,便親眼看到那石像頭頂的一絲裂縫開始擴散,幾乎如蛛網版迅速蔓延開來,包圍著石像的那層石殼終于是開始了一點一點的崩碎!
隨著石殼逐漸碎裂,隱藏在內部的石像本體也是終于暴露出來。
首先爆發出的是象征圣德之氣的金光,但羅文念頭一動,便是穿過那些金光,看到了隱藏在內的本質,那是一片白皙細膩的皮膚!
從石像之軀到血肉之軀,那尊石像便是在進行著如此的蛻變!
“這……”
當石殼的碎裂面積越來越大,石像的皮肉便是越露越多,一個散發著金光的嬰兒形象便是越來越完整。
這嬰兒就和羅文印象中的某些書籍里,對元嬰的描述極其相似。
但這個世界的求道之路中并沒有元嬰,也沒有飛升,所以這也就是他自己的一點印象而已。
根據這印象,他干脆就將那嬰兒喚作是“元嬰”,然后繼續觀察。
看著看著,元嬰之內便是突然產生出一股吸力,他沒有反抗,就順應著那股吸力,將意識涌入了元嬰之內。
隨后,他便感受到自己仿佛化作了一個真正的胎兒,周圍的圣德之氣就好比那羊水一般,讓他感覺到一種幾乎要沉浸進入的溫暖。
……
識海之外,如去佛的心中佛國之內。
羅文的身體在無意識中和識海元嬰產生同步,不知不覺便盤坐在了虛空之中。
他這具圣胎已經凝成人丹,能不用法術,凌空虛度。
而在離山山頂之上,圣域之中,羅文的本體也是同樣在圣樹之下盤坐起來,三者姿勢完全統一,同步進行。
鄭劍發現羅文停止了對圣樹胎兒的培育,不禁看了過去。
心中佛國內的修士們發現了羅文圣胎的變化,也是看了過去。
從佛塔內急急飛出的如去佛,也是從空中降落,面色不定地看著羅文的圣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