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總,我敬您一杯。”
“好,我就跟我們的男主角喝一杯。”
秦總正在和蘇曉華說話,跟陳新喝了一杯酒后笑著說道:“蘇大美女真是找了一員大將啊!”接著拍了拍陳新肩膀:“加油,我看好你。”
自從《裸婚時代》大熱后,上海娛樂圈里很多人都知道這劇本其實是陳新寫的,同時還調查到他寫了好幾個立項的本子……
《裸婚時代》給尚世影業幾家投資方賺了總共幾千萬的利潤,像這樣演技又好,還會創造利潤的年輕人,沒人不愿意捧著……
蘇曉華跟秦總好像是老相識,她直接說道:“別嘴巴上說得好聽,來點實際的。”
陳新不明白他們兩個剛才在聊什么,正要開口,秦總面露難色的說:“不是我不幫忙,實在是擠不出來了,你看這樣行不行,等電影上映,只要首日上座率有40%,我給你增加五個百分點,你看行不?”
直到這時,陳新才知道蘇曉華剛才是在跟秦總爭取首日排片。
蘇曉華白了秦總一眼,沒好氣的說:“找你,我還不如去找任總。”
“你去吧!只要任總一句話,多少排片都行。”秦總攤開雙手無所謂的道。
現在的電影檔期,賀歲檔排名第一,而暑期檔排名第二,《花皮》在08年國慶節拿到2億多的票房,國慶檔加入排名第三檔期。
春節檔,五一檔都還沒開發出來。
既然春節檔還沒被開發出來,完全可以開發春節檔啊!
為什么要把《那些年》排在如此擁擠的暑期檔上映?
首先,這電影目標觀影群體集中在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輕人,也只有這8090年代的人才會有共情。
其次,暑期檔也是畢業季,剛畢業走進社會的的學生比其他人更容易回憶起學生時代,《那些年》會讓他們這群人更容易產生共情。
一旦讓這群人形成自來水,那電影就離大爆不遠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些年》要是爆了,陳新在接下來拍《失戀三十三天》就可以提更多的要求。
比如,他可以直接用片酬和劇本提分成,而不用像《那些年》這樣還要自己投資。
當初魚總和上影負責人強烈要求國慶節在上映,因為他們覺得從開機到上映這么短的時間內很難把電影制作好,陳新就是用前兩兩條分析說服他們要暑期檔上映的。
22號有華億的史詩災難片《唐山大地震》上映,所有留給《那些年》的時間只有9號到21號這13天收割票房。
這也是為什么蘇曉華和陳新想要爭取更多首日排片的原因。
不過現在看來,想要更多的首日排片,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其他電影也要排片啊!
除非首日能爆。
影院才會按情況增加排片。
而接下來的路演宣傳中,必須盡可能的擴大宣傳模式。
《那些年》的路演宣傳,主演和導演分成了兩組,其中一組由林妍帶隊,她帶著劉思思王曉辰杜姜喬三一組選擇北線,從南京到合肥再到濟南,鄭州,長沙;而陳新帶著陳賀鄭楷選擇南線從杭州到福州再到深圳,東莞,廣州;
兩隊在成都匯合,然后再跑重慶,西安,沈陽,天津,北京,最后回到上海。
每個城市宣傳一天,連續十二天的路演,每天安排了所在城市十五家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