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所以第一批200萬輛共享單車,穎姐姐投放到國內各個大學校園。
當初穎姐姐給陳新的那兩億六千萬,陳新還銀行五千萬,自己留了六千萬應急,剩余的一億五千萬也投入到小黃單車公司中。
占股30%。
現在的情況,共享單車已經炒起來了,但是被大資本看上了,想要進來分一杯羹。
陳新毫不猶疑的說:“不論是誰想入場,只要給錢,隨便進。”
當初和穎姐姐提共享概念的時候他就說過,咱們就是賺波塊錢,時機到了就撤。
穎姐姐當然記得陳新當初和她說的那些話,但是她感覺共享單車能夠長久,想成為這個行業的龍頭。
陳新很無語,想了各種措辭,最后開口道:“姐你應該知道曇花吧!曇花雖美,但只在一瞬間。”
“你的意思是共享單車和曇花一樣,活不長久?”
“…我這樣和你說,共享單車不是其他東西,全國那么多城市,根本管理不過來,一旦有人故意破壞,很難收回成本…”
共享單車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湮滅的,雖然陳新上輩子沒有仔細研究過,卻知道,共享單車最后都是死在收不回成本上。
因為他造價成本很高,單車的大量投放也需要巨大成本。
就拿摩拜單車來說,其CEO王曉峰透露單車的造價在6000元左右,主要是因為共享單車所需的定位設備比較昂貴。
如此高的造價,一些小的單車企業根本無法承受,加上早期單車需要以低價競爭市場,背后沒有資本無法玩的起來。
也不好管理,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共享單車的身影,騎行的用戶越多越難管理,許多用戶使用完單車后就隨意扔在一邊,不僅影響交通,還對市容造成惡劣影響。
而且共享單車分布的不夠均勻,有的地方到處都是,有的地方一輛都沒有,非常影響用戶體驗。
最后就是用戶的素質,許多人把共享單車據為己有,某某青年破壞單車被抓的新聞也是常見,有好幾個共享單車品牌就是因為其單車被破壞而收不回成本才倒閉的。
陳新給穎姐姐說了大半個小時利弊關系,穎姐姐最終才沒有堅持玩長期。
她松口,接下來的事就簡單了,不過這件事還是以后再說。
“你說你也有事和我說,什么事?”穎姐姐問道。
“我對《變形記》沒有信心。”
陳新承認,《變形記》被他玩砸了,越往后,他越覺得自己弄的這個項目核心和芒果臺那個節目差不多,都是改變一個不好的人。
“所以你和我說這個是?”
“如果電影賣不動,我想從其他地方把制作成本撈回來…”
陳新找穎姐姐的意思,其實是想讓穎姐姐把魅影傳媒弄上市,到時候在股市里撈回成本…
簡單的說,就是割韭菜。
穎姐姐也是資本家,資本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吸人血。
所以在聽了陳新的意見后,穎姐姐當即就決定把魅影傳媒弄上主板,上市前肯定要沖一波業績,把IOP弄得漂亮點。
兩人一合計,陳新決定把新楊現在的項目轉到魅影傳媒,包括還在拍攝中的《小時代》…
談完正事,陳新在穎姐姐家吃了午飯,隨后帶著小魚和依依他們逛了逛商場,給他們都買了套新衣服,才回到城北的家——穎姐姐和他們一起過年。
對于她的到來,岳父岳母包括大冪冪都表示歡迎。
大人小孩坐了一大桌,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景,讓陳新直覺恍惚,如果以后每年都這么熱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