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棠走過去,率先道:“我要去一趟府衙,知府大人送別了褚侯爺,定然會回府衙一趟,不知溫言可愿與我同往?”
蕭敘也不問是為了何事,點頭答應:“樂意至極。”
兩人往府衙方向而去,玄兔背著包袱坐馬車回府了。
在途中,沈玉棠朝蕭敘說明了去府衙的原因。
蕭敘道:“這件事,謙之打算如何做?”
沈玉棠道:“不外乎籌糧備衣,找地方安置災民。
但這三點說出來是輕松,可看府衙近來甚微的成效來說,怕是不好做,其中或許還有隱情。”
蕭敘道:“這不是幾百幾千人,而是上萬的流民。”
“上萬?!”沈玉棠驚了聲。
雖說街上隨處可見,但她總覺得不該有那么多。
“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還有些被官府安置了,還有的或許在來的路上,到時候就不止上萬人,可能是數十萬。
偌大的陵陽可以容納這么多人,可卻不一定能養活這多出來的十多萬人,他們什么也沒有,吃穿住,就連如廁都要進行管理,這一全套做下來,不僅費時費力更費錢。
打個比方,假如將你沈家的錢都拿出來,也只能支撐他們數十天。”
蕭敘分析的很透徹,也現實,想要做好這件事太難了。
沈玉棠道:“溫言以前做過這類事嗎?”
蕭敘搖頭道:“自我出身以來,大燕好像沒有哪里鬧過大的饑荒,這還是第一次碰見,我說的那些都是在書上看到的,都是前人處理此類事的經驗。”
沈玉棠道:“原來如此。”
蕭敘道:“對于住處,只能統一安排,短時間修筑可御寒的屋子可不是件小事,得有人專門規劃此事。”
沈玉棠道:“而糧食的話,陵陽雖然不缺糧,但面對忽然涌來的數萬人,也得花錢買糧,此間又會涉及到與那些糧商打交道,這里面除非朝廷出面壓價,不然就是個無底洞。”
“可朝廷會壓價嗎?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都是想的別的法子。”
蕭敘道:“可以從虞家出手,皇上現在緊張此事,倘若讓他得知南邊糧價飛漲,定會責難皇后,皇后就會去找虞家,畢竟大半糧商都出自虞家。”
沈玉棠道:“還有冬衣,也能從虞家入手,那唯一剩下的難題便是住處。”
他們將問題逐一拆分,很快就選出最緊要,也是他們能幫得上的一個難題。
沈玉棠看向在街上游蕩的男子,他們面色蠟黃,望著街上的小吃攤子直咽口水。
她走過去,朝那人問道:“若是我能給你解決今日的吃食,你愿意做一日苦力嗎?”
她沒說具體做什么,那人一聽到有吃的,就雙眼放光連連點頭:“愿意愿意,做什么都愿意,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公子人好心善,不管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沈玉棠領著他買了一些包子給他,“你先吃,事情先不急,暫時欠著。”
而附近的人看到這一幕,爭著到她身邊推薦自己,沈玉棠幾個快步與蕭敘走出人群。
她道:“修房子的人就他們了,做事就能領吃的,這樣也免得他們無所事事,至于老人與孩童,還有受傷的人就看情況分發食物。”
蕭敘贊道:“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