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見太后和群臣都不反對,這才說道“楚使,那這盟約就成了,還請回去告訴楚王和太子此事,著禮部好生辦理”
禮部尚書領命,兩國結盟事宜就塵埃落定,可謂各取所需,十分順利。
盤蠡見到結盟已成,如釋重負的取出一份禮單,“陛下,太后,這是我王和太子送給貴國的國禮。”
“貴國初建,這些資源想必有用,請陛下笑納。”
楊戩接過一看,原來是價值千億的高級布陣真材,宮殿城池建筑真材,以及一批巫域的特產靈蠱。
大隋不缺錢,不缺戰馬盔甲,可是這些東西,還真是比較缺。
“楚王和太子真是有心了,朕謝過了。”楊戩將禮單交給楊青蓮,“太后看看。”
又對禮部侍郎說道“怎么回贈大楚國禮,禮部立刻拿出一個章程,務必顯出大隋的誠意。”
“遵旨。”禮部侍郎接過禮單。
“外臣蠡,謝過大隋皇帝陛下。”盤蠡謝道。大楚富庶,還真不在意什么回禮,可卻要帶回大隋的誠意。
楊戩忽然心中一動,“楚使,大楚和偽清爭霸巫域,可偽清僭越稱帝,而貴國泱泱大國,卻只稱王,朕以為不妥。這豈不是矮了偽清一頭”
盤蠡苦笑,“陛下明見。誰說不是呢幾年前,我大楚起兵,本待是一統巫域,有功于巫族,再稱帝不遲。”
“誰知突然殺出一個偽清,對巫族有罪無功,反而搶先稱帝,真是無恥之尤。”
“可是姜正嫡稱帝在先,占了先機,若是我王再稱帝,倒似是拾人牙慧,效仿偽清一般。”
楊戩搖頭,“唉,由此可見,楚王忠厚,正嫡奸詐。以朕看,楚王不宜如此執著,最好立刻稱帝。”
盤蠡拱手,“陛下之言,外臣蠡深以為是。我家太子康,也勸說我王稱帝。”
楊戩的話,讓他對這個大隋新君更有好感。能說出這番話,足見這年輕的隋帝不但極有見地,對大楚也很有善意。
相反,隋帝對涼國和清國很是仇視,正是大楚需要的盟友。
楊戩和盤蠡說了一會兒,就請盤蠡在賓館洞府歇息,令禮部好生招待,等候回禮。
從接待楚使到禮送楚使,皇帝表現的很是老道,群臣看在眼里,都是暗自贊嘆。
卻說盤蠡出了隋宮,立刻向盤康匯報出使結果。
盤康發飛訊問道“隋帝其人若何”
盤蠡想了想,認真回復道“隋帝楊戩之為人,淵深似淺,峻崖似平,道韻自然,氣度弘毅,實當世之英,魔族之杰,萬不可等閑視之。”
“此人,將來或為大楚勁敵。”
良久之后,盤康的回復才傳來“如此,且喜且憚之。”
復國的順利和連續的勝利,不但讓楊隋上下一心,也使得隋國朝廷制度迅速完善。
僅僅一個月,朝廷三省六部九寺的機構就恢復了,地方上州、郡、縣三級衙門也都設立起來。
但是楊戩心中清楚,太后和尚書令等人都清楚,如今的大隋體制,和上古時期的大隋王朝,似是而非。
為何
上古時代的大隋王朝,在楊戩看來,屬于中央集權官僚政治,類似于華夏歷史上的隋唐。貴族雖然有權力,可是受到很大限制。
楊青蓮說,上古大隋王朝首開科舉制度,寒門也可為官。
可是這新生的隋國不同。
中央三省六部九寺的官位,不是四大古族,就是最早效忠的魔域貴族如獨孤燁等人。
至于低級魔族寒門出身的人,連個七八品的小官都撈不到。新朝中央機構中千百個官位,沒有一個屬于寒門
地方上,從州牧到縣令,都是清一色的貴族,而且是原地留任,只是換了個名稱。
比如翼虎部,原本占了半個奈州。如今翼虎部的君長又當了奈州牧,他還是管著自己的地盤,根本沒有挪窩。
所謂的州牧衙門,也就是他的君府了。
就是州牧衙門的各級屬吏,也是他自行征辟,用的還是翼虎部的家臣。
當然,他們要履行尊奉朝廷,出兵打仗,繳納賦稅等臣子的義務。
楊隋和盤楚,海齊,西涼都差不多,屬于貴族聯盟制度的國家。
但是,隋國必須這么干。否則的話,哪個貴族愿意效忠大隋還有人帶著兵馬地盤投靠么
楊戩根本無力改變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