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藥笑道:“言為士則,行為世范,此乃良牧名臣之操守也。我輩為官,宰執天下,主掌公器,就要以公為私。”
立刻有錄事官員將姜藥的話,鄭重的記入《姜公語錄》。
如今,凡是姜藥含有治政教化的話,都會被錄事官員記下,錄入《姜公語錄》,作為朝臣和地方官員的指導思想。
在他們看來,姜藥就是教他們怎么做官理政,教他們怎么教化天下,深化變法的道主。在官道上,他們除了學習姜藥,也沒有其他途徑。
姜藥等于是以一己之力,將一個貴族統治的奴隸制地區,強行改制為中央集權的封建郡縣制度。
除了姜藥,其他人沒有經驗,也沒有配套思想,當然也就沒有能力深化變法。
這也是為何西圣要暫時留著姜藥的原因。
就算對想篡奪“革命果實”的天平神教來說,姜藥現在也不能死。
戶部尚書接過姜藥給予的指環,當殿清點,讓官員記錄道:
“宣統三年三月初二,攝政太傅出私產五億靈玉,輔助朝廷,以為軍費。”
兵部尚書封恪出列道:“太傅大德,三軍將士知悉,必定士氣高漲,軍心更強。”
說起來,封恪的感觸是最深的。
因為,這滿殿大臣,他是跟隨姜藥最久的。
當年還是姜藥資助,才讓他有突破的資源。也是姜藥的推薦,他才能進入軍中。
算起來,已經七年了。
他不但突破到武宗,還成為新朝大臣,管理兵部大權。
這是寒門出身的他,做夢都想不到的。
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姜藥不但成為攝政太傅,更是成為武真高手。
作為姜藥的臣下兼友人,他由衷感到高興。
像封恪這樣想的人很多。
因為他們都是姜藥親自選拔,親自抬舉起來的。
可是,丞相藍晟卻臉色陰沉。
在他看來,姜藥拿出五億靈玉,只不過是邀買軍心民心罷了。
他肯定,這筆錢不是姜藥的。
多半,是他從主公那里騙來的。
藍晟不動聲色的看向大公子青格,發現青格也是一臉鐵青。
兩人心照不宣的對視一眼,都是心中有數。
他們看著高高在上,猶如主公般發號施令,道貌岸然的姜仲達,恨不得一腳踢死這個姜太傅。
“太傅。”藍晟忍不住出來說道,“一年一度的兩綱納貢,又要準備繳納了。”
“因為我大青已經占了金閥大半,所以金閥的兩綱納貢,也由我們承擔。這事,就是抗魔大營和神洲大營都是知道的。這個負擔我大青就是想賴,那也賴不掉。”
姜藥淡淡的看向藍晟,“丞相直接說吧,此事去年也是丞相負責。這兩綱共有多少?”
藍晟在當年,就一直辦這件事,當然清楚的很。
“好教太傅知道。妖魔兩綱納貢,都是靈玉兩成,其他資源八成。”
“乙等武閥,每年分擔靈玉兩千萬,其他資源折合八千萬,總共一億的資源。”
寒門官員們,臉色都是很不好看。
一億聽起來,對于一個乙等武閥不多。可那是每年的!
十年多少?一百年多少?
資源每年這么外流,怎么得了?
藍晟繼續說道:
“可是我青閥又不同。我大青這些年一直在擴張,如今共有二十郡!試問天下,哪個乙等武閥,能有二十郡,能有一千多萬武修人口的?這幾乎就是一個小號的甲等武閥了。”
“所以,我大青不像一般乙等武閥那樣,而是繳納的更多。我們要交兩億!”
姜藥眉頭一皺,“藍丞相,去年才交了一億,怎么今年就要繳納兩億?”
藍晟道:“去年,事情還沒有傳出丘南地區,沒有人為丘南武閥做主。”
“可是今年,抗魔大營,神洲大營,包括西域幾大強藩,都知道了我大青變法的事。他們沒有出兵攻打大青,已經是萬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