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康從楚帝變成楚王,從有潛力統一天下的梟雄變成了一個異姓諸侯王。
可是,盤康這樣的人,怎么會敗給姜正嫡
沒道理啊。
盤康的厲害和氣運,天下皆知,他所在的蝶變部,是巫域最大的部落,隱隱就是巫域霸主,基本盤極其強大。
此人身負巫域眾望,獲得了巨大的支持,除了一直和蝶變部不對付的黑蠆部,絕大多數部落的大小貴族,都是支持盤康的。
而盤康以天人之姿,也無愧族人的支持。
然而,這等人物,竟然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姜正嫡
他如此驕傲的人,為何最終以楚帝之尊,甘心投降姜正嫡
為什么
盤康和楚國絕對不會輸給陰謀,肯定是輸給實力。
姜正嫡是怎么做到的難道一個小世界的隱世力量,比盤楚的力量更大
不可能。
這是關于盤康的懸案。
還有,按照這個史料,自己是“猝然殞命”,也就是暴斃。
他那時肯定是個強者,多半已經是武圣強者,怎么可能會暴斃
又不是凡人,還會猝死。
根據時間線,“偽明主姜藥猝然殞命”的時間是真命七年,這個時間應該是他勢力正盛之時。
不然,史料也不會很重視的寫出“偽明主猝然殞命,偽明軍心大亂,太祖趁勢攻明”。
趁勢
史家都善于藏筆,或使用春秋筆法。一個“趁勢攻明”,說明了當時的大明已經很強,姜正嫡沒有攻滅大明的能力,所以只能趁著明主暴斃的良機,趁機攻明。
那么,當時的自己起碼也是五六十歲以上,甚至百歲了。所以,不可能是死于藥靈體的第二次大劫。
第二次大劫就在兩年后,不到三年,時間線根本對不上。
那么有沒有可能,是死于七十二歲時的第三次大劫
第三次大劫還有三四十年時間,時間線或許能對上,可不符合“偽明軍心大亂”的史料。
因為,如果自己找不到渡過七十二歲時第三大劫的辦法,一定會未雨綢繆,預先交辦后事和繼承人。這樣,就算自己掛了,也不至于造成“軍心大亂”。
造成“軍心大亂”,必定是突發事件,而且連自己都沒想到,這才沒有布置。
所以,也不可能是死于第三次大劫。
最大的可能是,他被襲殺了,或者被意想不到的敵人實施了“斬首行動”。
問題是,他是被誰襲殺,或者被誰實施了“斬首行動”
如果是襲殺,可能是自己身邊信任的人,或者意想不到的人。如果是被“斬首行動”,那么敵人的本事一定極其厲害。
這是關于自己的懸案。
還有虞嫃。
史料中說,在自己殞命的第二年,也就是真命八年,周主虞嫃親率大軍伐越。
虞嫃親率大軍伐越,可能是為自己復仇,也可能是為了和姜正嫡爭奪天下。
結果是什么呢
是“周軍大敗,虞嫃戰死,偽周滅亡”
虞嫃能主動率大軍伐越,說明什么
說明當時的大周,很強強到能和一統巫域,攻滅大明的大越決戰,史家用了一個“伐”字,用意深刻,顯然虞周的實力絕對不弱。
很可能,當時的大周已經占據了整個中域。
可是,周軍大敗,虞嫃戰死,而姜正嫡大獲全勝。
史家一句“大破之”,說明姜正嫡勝的并不艱難,周軍敗得很徹底。
那么問題又來了,虞嫃這等人物,又如何會輕易的輸給姜正嫡
姜正嫡有什么本事和門道,能讓盤康和虞嫃這樣的人輸得那么徹底能讓自己暴斃能納海珊瑚為妾
他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