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我們跟呢?”
“那我們就再砸50億。”
“美元?”
“當然。”
“你確定?”
“要不你們跟上試試?”
陳宇堅定的說道。
過了一會,對面嘆了一口氣:“陳總,你贏了,我們不跟。”
我們不跟,這句話讓陳宇極為的舒坦。
他知道。
5億美元不是雅虎拿不出來,而是楊致遠沒這個魄力拿出5億美元。
微博畢竟不是雅虎的主業務,他們的主要業務是門戶網站。
如果放在門戶網站,他們或許還能跟。
可在其他業務上,他們只能收縮戰略,以防守的姿態與環宇科技進行較量。
可雅虎已經不是當年的雅虎。
搜索引擎業務,雅虎落后于谷歌。
視頻業務,雅虎落后于環宇視頻。
門戶業務,雅虎漸漸被美國在線追上。
郵箱業務,這是雅虎目前第一而且還是無比有優勢的業務。
但郵箱業務已經是夕陽業務,他已經沒有太大的戰略意義了。
而再來看看其他的。
即時通訊這一塊,雅虎完全邊沿化。
電子商務,雅虎做得一踏糊涂。
游戲這一塊,雅虎很少介入。
真要說的話,雅虎拿得出手的一些業務,已經越來越少。
到未來,如果一切沒有意外的話。
雅虎連他們的門戶網站業務,都可能沒有多大價值了。
這也是為什么后世雅虎會以幾十億美元的價格將自己賣身。
要知道,當年的雅虎可是市值接近2000億美元的超級巨頭。
時也,命也。
后世很多人分析雅虎為什么失敗。
他曾經是那么的牛叉。
他本來可以成為谷歌老子,微軟兒子,但卻像孫子一樣賤賣,最后成為互聯網棄子。
有人說雅虎對于自己的定位不夠。
也有人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雅虎沒有抓住機遇。
還有人說因為雅虎大機構問題。
真要說的話,沒有人說得清。
哪怕就是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他也說不清楚。
這也許是一個哲學問題。
不過,陳宇才不會考慮這個哲學問題。
但陳宇不考慮,其他的人會考慮。
“楊總,董事費羅提交了臨時董事會議的申請。”
“召開董事會議做什么?”
“費羅董事沒有明說。”
“那就拒絕。”
“但楊總,按照規定,費羅那邊的持股比例超過了10%,我們無權拒絕。”
“這家伙。”
楊致遠有一些頭痛。
這個費羅雖然是雅虎的董事,但他一直對雅虎指手劃腳。
可畢竟費羅為代表的資本所占股份比例問題,他對此也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