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這個搶占市場,是除了超級梨子之外的市場。
沒辦法。
這一些手機巨頭也算是明白了,之前與環宇科技打了幾場,無不是輸得慘不忍睹。
甚至可以說沒有一次贏的。
與其如此,還不如避開環宇科技,先搶其他市場再說。
只是他們沒想到。
在他們有意在產品線上避開環宇科技,可其他一眾手機廠商也不是好惹的。
最先與諾基亞他們較量的是一家前身是做mp3的電子科技公司魅族。
魅族發布了他們的第一款智能手機m8。
與前世比起來,魅族m8自然沒有太大的優點。
甚至與超級梨子比起來,魅族m8也是遠遠的不如。
不過,魅族m8的外觀做得很精細,整個設計也讓m8顯得非常的美觀。
這在產品顏值的時代,m8無疑是成功的。
接著的是步步高。
步步高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共有三款產品。
步步高,oppo,vivo。
三款手機雖然出自同一家,但三款手機都各有特色。
步步高將音樂與智能手機相集合,推出了音樂智能手機。
oppo則將拍照當成是主打,定義拍照手機。
vivo主打商務,主打高端。
雖然這個商務與高端與超級梨子無法比較,但其出色的硬件配制仍是吸引了不少人。
接著的則是小米。
雷布斯終于找到了他的本命物,他們成功的推出了小米手機。
并且,雷布斯模仿了環宇科技的套路,采取了饑餓營銷。
一翻瘋搶,原本名不經傳的小米手機,一時聲名鵲起。
不過,上面這一些都不是最為有殺傷力的。
相比起諾基亞,索尼……這一些世界巨頭。
國內一眾智能手機雖然有一些亮點,但在產品力上還是無法與他們爭雄。
不過。
如果將智能手機的價格降到令人發指的程度,那什么產品力不產品力,根本就不需要考慮了。
此前超級梨子的價格是5999。
這個價格已經算是相當的良心了。
不過,這樣的智能手機對于大眾來說也非常貴。
而諾基亞,索尼,三星……他們的智能手機雖然沒標上5999,但價格至少是3000以上。
2006年大家一個月工資才多少?
3000元一臺手機,這幾乎是很多人工資的兩倍。
不過,相對于巨頭的3000元,國內一眾智能手機的價格卻是2000元左右。
甚至,小米手機還打出了1899的價格。
這放在消費者面前,你是選擇3000元還是選擇1899?
“我靠,諾基亞,摩托羅拉也太貴了吧,看來我還是買國產智能手機吧。”
“我也買國產智能手機,畢竟諾基亞已經不是手機的代名詞了。”
“說的對。如果真要買高端,直接買我們的超級梨子就是了,何必買諾基亞。”
“要我說,其實這一些國外手機與國內手機做得都差不多,沒必要買國外手機。”
如果說以前大家買手機,第一個考慮的是品牌。
那么,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這一些,他們通過自己的品牌溢價力殺得國產手機廠商片甲不留。
可當超級梨子問世,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他們便徹底走下了神壇。
眾人對于這一些國外手機廠商的品牌力已然不是那般迷之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