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一部電影火了之后,某些演員跳出來,他們自己來拍,到時候你怎么搞?
特別是徐爭這位大佬。
到時候來個自導自演,陳平得哭死。
所以。
這也是為什么陳平要收購開心麻花的原因。
雖然開心麻花不賺錢,但里面的演員可是寶啊。
一但收購,直接就將這一些演員完全給綁定了。
只是這般操作之后,陳平卻是有一些感嘆自己怎么成為資本家了?
不過感嘆之余,陳平也知道,資本與藝人其實就是一個死結。
陳平當演員的時候,想的是如何跳開資本。
當陳平成為一個小資本的時候,想的卻是綁定演員為自己賺錢。
這有一些屠龍少年變成惡龍的感覺。
但陳平亦知道。
他不這樣做,絕對在后期無法保證自己的利益。
不過身為演員的陳平也理解其他藝人的感受。
未來陳平也會采取更為開放的合作,比如,與盛騰一樣,給各大藝人打造獨立的工作室。
……
晃了晃腦袋,陳平暫時將這想法拋開。
王胖子說的很對。
這個世界兩種電影,賺錢的電影和不賺錢的電影。
陳平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電影賺錢。
只是。
陳平拿對賭協議綁定徐爭與王寶寶根本不保險。
因為,誰也不敢保證人在囧途第二部能破10億的票房。
難道。
真的是第二部比之第一部好看嗎?
其實陳平認為,都差不多。
就算是第二部比之第一部好上一些,但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可為什么前世第二部與一部的票房卻是相差這么大。
一個只有幾千萬的票房,另一個卻是十來億的票房。
答案是……
觀眾群體。
第一部雖說是嘗試,但目的卻是為了刺激整個市場。
他要讓更多的一些觀眾接觸電影,從而最后走進電影院。
之前陳平做了一份數據調查。
拿電影院的數據來說,以國內2萬塊電影屏幕的體量,他是完全有可以支撐10億以上票房的。
但為什么還是沒有出現10億票房的存在?
表面上是,沒有一部超級大片的誕生。
但深層次卻是,還有許多人其實并沒有看過電影。
甚至,有許多人一輩子沒有走進過電影院。
這一部分人群可不是那些老頭老太,實則很多的年輕人,也有相當一部分比例沒有進過電影院。
既然連電影院都沒進過,你能想象,票房能高到哪去。
所以。
人在囧途,就是一個測試的作品。
他測試的是,國內觀影人群。
目前來說,陳平的第一階段測試已經結束。
接著,那就是第二階段。
人在囧途在電影院上映不是終極目標,他還得讓更多的人欣賞到這一部劇。
那么,如何欣賞?
光靠電影院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算是每天100%給人在囧途拍片也不可能。
但是。
除了電影院,還有許多可以讓大家看到這一部電影的方法。
比如。
通過電視臺,通過DVD,通過現在更為發達的互聯網。
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