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醉不歸門口與相送的單雄信等人分開以后,裴淑英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憤怒,她脹紅著俏臉,憤然道:“那個秦瓊實在是太不識趣、太不懂恩義了、太讓我生氣了。單雄信等人明明都要答應兄長的邀請了,可他倒好,非但沒有想著報恩,反而一句話,就把大家給打發了。”
裴淑英這番話,實際上也是柳如眉和尉遲恭、李大亮、獨孤平云、朱粲的心聲,只不過是被她搶先走了。
“表兄,裴家娘子所言不錯!那個秦瓊確實是太自以為是了,表兄救他是看在單雄信的面子之上,他倒好,真以為自己是個什么東西啊?”獨孤平云聽完,亦是怒哼一聲道:“就憑表兄如今的身份地位,還不值得他投效嗎?既然他這么了得,怎么不登天了?”
“我倒比較理解秦瓊的行為。”薛舉說道:“秦瓊之所以拒絕招攬,我認為主要還是他把世道想得太好,導致他的想法過于理想、過于天真。”
楊集本來就沒有把秦瓊的拒絕放在心上,對于他們是否投奔也不怎么在意,聽薛舉這么一說,便好奇的問道:“這是為何?”
薛舉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公子亦是一個有能力、有本事的年輕人,若是你出身不高,也知道可以憑真本事勝任一職,那你是自謀此職,還是托人獲取?”
楊集聽完,傲然道:“當然托人獲取。”
“……”眾人聽得一臉黑線。
“這個,這個不算!”薛舉又問獨孤平云:“獨孤,你憑良心說,你是自謀、還是托人。”
獨孤平云迅速答道:“我有表兄這么好的關系,如果我還自以為是的憑本事自謀職務,那我真是病入膏肓了。”
“哈哈!”
“哈哈!”
眾人忍俊不禁,放聲大笑!
薛舉環顧一周,苦笑道:“你們出身好,從小就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你們當我白說好了。那我就拿我自己和秦瓊他們來比吧。”
“我雖然不知他們家境如何,但是他們這些人在地方上,應該和我一樣,都是有錢有勢的人,只不過我畢竟是個商人,所以地位遠遠不如他們。”薛舉清了清嗓子,說道:“他們生得太順,對世態也會看得太過美好,覺得自己可以憑本事謀職,所以秦瓊拒絕了公子的招攬。而我為了改變世代為商的處境,到處求人、到處受冷眼,因此我比他們更能看透人心;從小飽受挫折,也使我比他們更能洞察世故、更懂得珍惜機會。說句自傲的話:要是我們不論后臺和背景,一起從名小兵做起,以后的地位、日后的成就,我絕對比他們強。”
“或許是這樣,不過也無所謂了。”楊集也想不出秦瓊拒絕的原因所在,干脆就認同了薛舉的說法,他向兀自悶悶不樂的裴淑英說道:“你一直說我救你命,也不見你報過恩呢!”
“其實我很想報恩的!只不過我是個女的。”裴淑英心跳得如同擂鼓一般,以一種期待的嬌羞目光看著楊集,希望他說那句比較曖昧的話。
“那就算了。”楊集言罷,轉身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