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靜靜地坐在他狹小的隔離間中,盯著擺在箱子上的基本書冊,他手里沒有拿著他那柄淡紫色魔杖而是套著一雙厚厚的龍皮手套——他和龐弗雷夫人已經發現龍皮手套不會被異化成怪物(或許是因為龍皮有很強的魔力)。
他會在第一時間將那些變成怪物的物件丟進箱子。
一直到快要睡著的時候,詛咒的力量終于再次降臨。
果然,受影響的是唯一的那本沒有被變色的舊書冊,它的封面開始變化,在林墨的注視中從陳舊的紙頁變成了濕漉漉的皮膚,并開始鼓起一個個肉瘤般的紅色的疙瘩,而在書冊中央——那些書頁全都粘在了一起,最后裂開了一條縫隙,肯定就是這書本怪的嘴巴了。
雖然不知道那本著名的《妖怪們的妖怪書》長什么樣子,但應該沒有眼下這家伙嚇人。
隔著龍皮手套林墨都能感覺到那些肉瘤中翻滾的粘液在網外滲透。
他沒有多看,反手將它丟進了隔離箱。
第一次實驗結果——和預期相同。
實驗繼續……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作為曾受過十多年科學教育的林墨來說,實驗思想還是比較嚴謹的,在接下來的幾次實驗中設置了不同的對照組和變量——改變書籍的厚度(沒有這種魔法,是用手撕掉的),設置更多不施咒的書本,或者將所有的書本都施放變色咒(結果是他的鞋子再次遭殃變成了鞋子怪,趁他睡覺的時候咬翻了半個床鋪),等等。
連續兩天整整做了七次實驗,結果基本驗證了林墨的猜想。
——詛咒確實遵循魔法互斥原理。
無論這種來自獨角獸血液的詛咒到底是什么,它都會先對大小適中的,沒有魔力的物品下手,哪怕距離上隔得比較遠(林墨在房間這邊,實驗物品特意擺放在另一邊),而當有兩個沒被施咒的書本時,離他更近的那個書本會先變成書本怪,離得遠些的則得以幸免。
這樣一來,即使還沒學會那個驅逐術,他也能離開這間隔離室了。
只要他提前知道什么物品會被影響變成怪物,再隨身攜帶一口隔離箱,就可以及時在那些物品開始變化但還沒成型造成破壞前,將它們丟進隔離箱保存,他也完全可以隨身攜帶一本舊書冊,用來承受詛咒的力量。
當然,施法和咒語的問題還需要琢磨一下,總不能走到哪都先給周圍灑上一片綠色,這個時代的地球(詛咒之星)可不需要任何環保的工作。
但當他將實驗結果展示給斯內普教授的時候,得到的卻是魔藥教授冷冰冰地回答:
“詛咒也遵循互斥原理,確實如此,你的小小的‘實驗’也很有說服力,但不要想著走捷徑,林墨先生,除非你掌握了驅逐成灰,否則……你就必須待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