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內十分冷清,只能從大殿之內能聽到一個綿長的呼吸聲。
‘好深厚的內功,果然有高人隱居于此。’
“師傅,貴客到了。”
盤坐于蒲團上的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道士。
此人滿面紅光,雙目炯炯有神,頗有幾分鶴發童顏之像。
灰白色道袍已經非常老舊,但打理得非常整潔,手上還搭著一束脫毛嚴重的老舊拂塵。
劉云打量老道士時,對方也帶著意味深長的笑容在觀察他。
“長生、久視,你們先下去吧。”
“是,師傅。”
兩個小道童離開后,老道一甩拂塵從蒲團上起身,以標準的道家稽首禮向劉云微笑。
“無上天尊,清風觀李善寶有禮。”
“貧道道號紫云,乃抱樸一脈傳人。”
劉云楞了一下才稽首回禮:“在下劉云,逍遙派第三代掌門,尚無道號,見過紫云道長。”
‘抱樸一脈,葛洪的傳人嗎?’
《抱樸子》是東晉時期的道人葛洪撰寫的道教典籍。
《抱樸子》內篇詳細介紹了吐納、煉丹、修仙和符篆等道家精微要義,外篇則是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
此書被譽為集魏晉以來仙家理論之大成,正式確立了道教神仙的理論體系,對后世道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現代流傳甚廣的道家九字真言就出自《抱樸子內篇·登涉》,原文為“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
唐朝時,九字真言隨日本遣唐使東渡,因抄錄錯誤被誤記為“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誤打誤撞之下成為日本陰陽道最重要的咒法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葛洪的《抱樸子》還借鑒了一部分莊子的道法理念。
從這方面來算,葛洪的傳人與推崇莊子核心理念的逍遙派也是頗有淵源。
看出了劉云心中的疑惑和猜測,本名李善寶的紫云道人笑呵呵的解釋道:“道友不必如此拘束,半月前,貧道曾與貴派長老有過一次交流。”
劉云目光一閃,恍然的說道:“原來如此。”
‘果然是童姥種下的因果。’
紫云將拂塵搭回手臂,沒有繞著彎子跟劉云打機鋒,開門見山的說道:“童姥之意我已知曉。”
“近年來隨著民心思定、政通人和,佛門確有再興之像。”
“恰逢我道門三大派不睦,無力阻攔佛家崛起,此消彼長之下,若再不想辦法遏制佛門擴張,道門前途堪憂。”
劉云雙眼微瞇:‘三大派不睦,偏偏在這個時候嗎。’
道門三大派分別為天師派、靈寶派和上清派,雖然后世被統一規劃為正一道,但三山之間依然免不了有齷蹉。
更別說此時全真派尚未崛起,沒有外部壓力催化,三大派會長期內斗也就成為理所當然之事了。
三大派歷來專注于符篆之道,對江湖之事毫無興趣,否則以他們的資歷底蘊,也輪不到逍遙派來當江湖中的道門魁首。
這些信息在劉云腦中一閃而過,紫云也沒有留意到他的走神,繼續溫言說道:“三大派的符篆正統之爭我等無法插手,但至少在江湖上不能任由佛門繼續擴大影響力。”
“童姥打算繼續走訪道家洞天福地,借本次君山武林大會的機會宣告逍遙派將代表道家正式重返武林。”
“劉掌門,童姥委托貧道最后代為確認一遍。”
紫云神光滿盈的雙眼鄭重的看著劉云,一字一句的轉述了童姥的話。
“師侄,你真的有把握在武林大會上重創佛門嗎?要知道,開弓可就沒有回頭箭了。”
劉云自信的笑了笑:“勞煩童姥和前輩關心,晚輩向來不喜歡做沒把握之事。”
“我以自身名譽擔保,本次武林大會,佛門的名望必將遭受重大打擊。”
‘玄慈方丈,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