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余嫂等九天九部因為會場布置忙得不可開交時,劉云所在的后院卻一派安寧祥和的氣氛。
只穿一套勁裝的劉云慢悠悠的在院子里舞動拳腳,擺弄幾下他就會皺眉停下來,思考許久才會重新動起來。
劉云所在的現代,24式簡易太極拳早已普及到民間,很多人都會那么幾手。
但這套太極拳充其量只有養生功效,用來打人是不可能的。
別問劉云為什么知道……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但正是因為當初那不切實際的異想天開,劉云至今依然能完整的打出24式簡易太極的所有招式。
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攬雀尾、單鞭。
隨著太極拳的招式逐一展開,劉云在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動作中感受到了異樣。
“不完整,又是不完整。”
如封似閉和十字手打完,劉云臉上滿是遺憾,擺出最后的收勢動作。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從大的角度來說,太極是一種闡明萬物化生的哲學理念。
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張君寶的太極拳秘籍,將無極而生的太極以方便理解的方式進行了闡述,但他如今還沒有完善自己的理論,連半成品都算不上。
劉云打算通過流傳自后世的簡易太極,以動靜相合的方式將張君寶的未完成理論演化出來。
想法不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24式太極畢竟是后人簡化編撰而成,本身并不完整,難以達到太極拳所需的圓轉如意的意境。
不管是太極拳還是太極劍都是一樣的道理,重意而不重形。
只要領悟了太極的真意,一招一式甚至可以全無相似,只需遵循太極理念就能化出無數招式。
這也是令狐沖無法以獨孤九劍破解沖虛道長太極劍的原因。
說到底大家都是無招之劍,你怎么破我?
劉云對劍法的理解還遠遠不夠,但他的拳掌功夫已經有了不俗的火候,理所當然要先從拳掌方面著手。
武林大會開始之前的這段時間,劉云就像著魔一樣在老君觀后院閉關不出。
紫云道人多次登門拜訪,都被余嫂以“尊主閉關未出”為由擋了回去。
一次又一次打出有形之招,在心無旁騖的狀態下,劉云逐漸將整套太極理念和招式揉碎,不再拘泥于特定的動作。
天山折梅手的高深理念幫了劉云很大的忙,在演化太極理論的過程中,之前他抄錄瑯環玉洞秘籍時記下的那些招式相繼從腦中閃現而過。
劉云下意識的擇取了其中有用的部分融入逐漸完善的太極理論之中,而這些遵循太極理論打出的招式又與逍遙派源自道家一脈的功法相互牽引。
動靜結合,煉氣化神。
在劉云自身毫無所覺的情況下,小無相功和北冥神功在緩慢的動作誘導下開始自行運轉。
小無相功氣聚下丹田關元穴,而北冥神功則是另辟蹊徑,以中丹田膻中穴為巢,真氣散布于任脈諸穴,兩者互不干擾。
一套身隨意動的太極拳打完,感受著體內的真氣流動,劉云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明悟。
“原來如此,這就是祖師逍遙子留下的一手。”
正如劉云之前猜測的一樣,不老長春功、北冥神功和小無相功是從同一門神功中拆出來的三套內功心法。
小無相功主修關元穴,北冥神功煉化膻中穴,這兩處穴位分別被稱為下丹田和中丹田,又叫氣戶和精室。
有下和中,自然就會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