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托尼·斯塔克:“核聚變?你怎么會突然問這個?”
流云:“有件事需要用到大量能源,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你那邊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現代核能源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核裂變與核聚變。
核裂變是劉云所在的母世界廣泛運用的核能發電技術,顧名思義,是采用分裂原子核的方式產生能量。
雖然核裂變已經能夠提供不菲的電力,但在裂變過程中會產生較多核廢料,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與之相比,核聚變反應過程中釋放的能量更加恐怖,而且清潔可控,大致可以參考恒星發光發熱的現象。
核聚變又稱核融合,是在特定的條件下讓質量較小的多個原子相互碰撞聚合。
新生成的原子核中子質量較大,電子和中子釋放過程中能產生巨量的能量,即為核聚變。
在劉云生活的母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已經研發出可控核聚變技術,包括華夏在內的各大強國都還在努力鉆研。
誰先掌握了核聚變,誰就能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占據巨大的先機。
而這種黑科技在漫威世界早已投入實用,始作俑者就是正在與劉云聊天打屁的托尼·斯塔克。
托尼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他不但輕松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還對其進行了一番改良。
這位鋼鐵俠將核聚變電池直接裝在自己的胸口,為一直努力吸附導彈碎片的電磁鐵提供持續的能量供應。
核聚變對托尼來說已經不是什么新鮮技術了,他很爽快的答應了流云的請求。
“我可以把核聚變的技術關鍵整理起來交給你,但……你那邊的世界能看懂嗎?”
這句話聽起來有些傷人,但確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一項新技術的達成需要足夠的基礎技術作為根基,少了一樣都不行。
打個比方,核聚變公認有三種比較容易達成的方式,分別是重力場約束、慣性約束和磁約束。
其中磁約束被認為最有希望達到終點,也是如今國際社會最廣泛研究的一種核聚變技術。
如果托尼給的核聚變技術是慣性約束的,放到母世界就可能會出現專業不對口的情況。
退一步講,就算同為磁約束項目,其下也有無數種分支,比如托卡馬克、仿星器、磁鏡、反向場、球形環等等。
流云:“應該……沒問題吧?”
這話劉云自己都說得沒什么自信,畢竟他也不是什么科技達人。
“哈~”
經歷了多番考驗,托尼的性格與以前相比已經沉穩了不少。
但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談論到自己的專業領域,托尼毫不客氣的譏諷道:“科學研究的領域中不能出現可能、應該、大概之類的用詞。”
“行就是行,不行就不行,不要用這種模棱兩可的話來敷衍。”
劉云苦笑著搖了搖頭:“……實話是,我也不知道行不行。”
“哎~”
托尼無奈的嘆了口氣:“行吧,反正我正好有空,你把情況詳細說明一下。”
……
“……你在開玩笑?”
聽了劉云的講述,托尼頭疼的揉了揉眉心。
“你知道供應一個能籠罩整個星球的立場需要消耗多少能量嗎?”
“就算是應用核聚變技術,你估計也要沿著赤道建造一整圈的發電站,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你確定你那邊的國際社會能允許這種超級工程實施?”
“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