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此問著實多余,木頭豈會離開南寨呢?不過確實是貧僧食言了,實在是不忍看這孩子就此消散。”
楚冬跟道一聊了兩句,這個人嘴上說活膩了把自己封印了,但實際上大部分事情他都能聽到也會知曉,楊以晴把鄒炎的事告訴他以后,他就動了心思,這種天生佛心之人百年難遇,如果稍加引導又是一位得道高僧。
如今的鄒炎燃燒血肉,庇護著這個村子,靈魄不全,最終只有消散一途,但道一卻說自己能救,是為了救人才來的。
楚冬盯著道一的眼睛帶著質疑的語氣問道:“鬼僧道一,可不是什么大慈大悲之人啊,你想救他,必定有所圖吧?”
“施主還真是對我頗為了解,我確實有所圖,那人駐守靈佛寺已有千年之久,為了保持他力量的旺盛,我也無法離開靈佛寺的方圓百里,他膩了,我也疲了。
鄒炎若肯接我衣缽替我鎮守大魔百年,我便救他,傳他絕世佛法。”
當初皇帝就是發現了鄒炎的這個特性,他能跟所有的東西交朋友,甚至是鳥獸蟲魚都對他親近異常,文武百官都對這孩子贊不絕口,當時朝野上下都覺得這孩子是未來的天子,已經定了,因為大家都支持他。
上一代大鄒皇帝當時正值壯年,雖然嘴上高興,可實際上心里也是不爽的,這天下是他的,就算是自己的兒子想奪走也不行,所以他嘴上歡喜,實際上并不喜愛這個兒子,甚至是非常忌憚,而且他一直在追尋長生之道。
恰逢他知道了這邊有一家人可能活了幾百甚至上千年,他便認定這里有他所尋的長生之路,但這一家人什么也不干,只是在這里單純的過自己的日子,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發動大軍來討伐他們。
如果是一家普通人,殺也就殺了,甚至可以抓走逼問,可這家人實力太強,只能動動用大軍甚至陰陽司。
可要想動用軍隊,甚至是陰陽司就必須事出有因,凡事都得講個由頭,皇家也是如此,如果朝廷出兵不占理那是不行的,于是在左暉的建議下,皇帝用了十年收集了數百體質特殊的人,把他們送到這四陰溝來定居。
用道一的話說就是這些人全都是與佛有緣,讓人看了就心生好感,本來這四陰溝沒有外人,只有這一家活陰官,但隨著皇帝派來的人越來越多,這里也就聚成了一個村子。
只有五六歲的鄒炎根本沒有自理能力,被丟在這四陰溝也沒法往外送,加上這家人也確實寂寞許久,鄒炎的自帶好感的能力加持下讓他們直接把鄒炎接進了家里,鄒炎也是懂事,一家人都很寵愛他。
但這附近確實太荒了,之后來了一些“流民”,這家活陰官也沒有驅趕,就在這住著吧,全當給小鄒炎作伴了,結果這村子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之前鄒炎說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些事,讓他不想說,但楚冬大概能猜到一些什么,就是那位皇帝派自己另外的兒子來嘗試騙長生之法,也就是現在這位皇帝,鄒安和。
他們借著鄒炎的這層關系來到這活陰官家里騙了那位姐姐的感情,想獲得這長生之道,結局顯而易見,沒有騙成,不然也就不會有后來的那次屠村了。
鬼宅入口的那張全家福壁畫讓楚冬錯以為當時鄒炎和那位入贅的姑爺相差年齡很大,可實際上鄒安和的畫像是后補上去的,應該是這一家五口早就畫好了,然后又加上了鄒安和,但鄒安和一定是在相貌上動過手腳,才會讓楚冬都看不出來兩人是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