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營長,我雖然殺了幾個二鬼子,可是這個受之有愧,我還是不要了。”黃昏時分,在那村子里商震正在婉拒魯大虎的獎勵。
“叫什么魯營長見外了,叫營長就行,給你你就拿著,咱東北軍不實興虛頭巴腦的”商震婉拒,可魯大虎偏偏就要給。
那所謂的獎勵其實就是盒子炮的專用子彈袋,那種豎著的一排足足能裝六七個盒子炮彈匣的彈袋。
那個彈袋是打掃戰場時被士兵們繳獲回來上交的,那個彈袋可是純牛皮的,也不知道那些偽軍是從哪里弄來的。
雖然魯大虎并未親見,可是奈何和商震并肩戰斗的劉洪祿他們班的人那是異口同聲的夸獎商震的槍法。
每個長官都有自己的帶兵之道。
魯大虎的缺點是脾氣暴躁,可他的優點卻是獎罰分明,犯了錯真罰有了功真賞。
“那營長這樣嬸兒的,這個彈袋我就不要了,我就再要兩個彈匣吧
我看三連長也是用帶彈匣的盒子炮的,還是給他用吧。”商震說著,卻是從那彈袋中抽出了兩個彈匣來。
商震盒子炮用的熟,他一打眼就知道,就這個彈匣與自己所用的盒子炮是配套的。
要知道盒子炮自打進入中國以后,中國各地的兵工廠就開始紛紛仿造,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盒子炮。
而盒子炮也只是其大名中的一個,還有叫匣子槍叫駁殼槍的。
三個名其實指的都是一種槍,而在這三個統稱之后根據規格型號的不同,卻又出現了好多名稱。
比如,大鏡面匣子、小鏡面匣子、長苗匣子、旁開門匣子、大肚匣子、馬匣子,二把盒子、三把盒子、大眼盒子、七釘盒子,二十響、快慢機。
而盒子炮的裝彈量也有十發的、十五發的、二十發的、二十四發的,甚至還有四十發的
想想,四十發,那得是啥火力,就時下的機槍那一般也就是二十發嘛
后世有一種說法,說中國人擅長造假,當然了更準確的說法應當叫仿制。
至少從盒子炮到中國開花結果的一系列歷程來看,好象還真就是這么一回事
商震瞥見了那二連長陳豹也用的是與自己一樣的盒子炮,便很干脆的把那個子彈袋“推”了出去。
一聽商震這么說,沒等魯大虎說話呢,那陳豹便大喜過望直接就把那個皮制的子彈袋接過去了
單兵負重終究是有限的,一個軍人在行軍中所攜帶的彈藥終究是有限的,否則為什么部隊在一出發的時候,都會說帶幾個基數的彈藥
而在戰斗中又自不同,試想一個人要是帶一支步槍帶一支盒子炮,那么身上又得帶多少發步槍子彈,手槍子彈,還要帶上兩顆手榴彈。
這是武器,可是帶得帶點吃的吧,兩三天的干糧,一個喝水用的水壺,可能還得背個行李啥的。
真實的戰斗,尤其流動作戰永遠比影視劇中的輕手利腳要麻煩的多
而盒子炮彈匣的作用就是如此了,有了個這樣的子彈袋在戰斗中打空一個彈匣就往下一拔往那子彈袋里一塞,然后從彈袋里再摸出一個插上,這多方便
而現在商震把這個用起來很方便的子彈袋拱手就讓了出來,那陳豹又怎么可能不高興。
當然了,這在他看來,這怎么也算是商震向自己低頭了。
只是他要是知道商震是怎么想的估計那就得罵娘
當然了,商震的那點心思他卻是絕不會說出來的,打死也不說
商震可是記得先前自己用狙擊步槍的時候,可是在那狙擊鏡頭里看到有偽軍好象是胸前掛了這種子彈袋的,他認為那個家伙應當是軍官才會給那家伙來上一槍。
所以,正是因為這種子彈袋太招風了,他才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