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驅使著商震轉過了那個書架,這時他就看到一個軍官手中正拿著一本書在那兒看著。
那就軍官比自己大了五六歲的樣子,劍眉朗目也就罷了,偏偏穿的那身軍裝也顯得格外的筆挺。
而這時商震還就意到那軍官戴的大檐帽上的帽徽是比陸軍的要大的,袖口上也有著標識,尤其是那胸章看得最為明顯,那就是飛鷹的兩個翅膀,中間的則是那青天白日的徽章。
這是空軍吧。
商震沉吟了一下才最終確認。
別看商震從九一八入伍到現在已經有了七個年頭,他還真的就沒有見過時下中國軍隊的空軍。
不過,這個是完全可以想明白的。
那飛鷹張開雙翅可不就意味著空軍嗎如果是海軍,那就應當有個船錨標識什么的。
那個軍官并沒有注意到商鎮從書架的另一端轉了過來,卻依舊在看那本書。
書店里的同一書名的書當然不止一本,商震瞥了一眼就見那軍官所拿的書應當是先行者詩抄。
他想了想,便也往書架上摸去。
雖然說剛才這個軍官只是吟誦了一下其中一首詩,可是商震還是被那首詩給打動了。
那首詩寫的很淺白,雖然是一個女子的口吻,可是卻顯得豪氣干云。
商震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這些年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字已經使得差不多了,更兼這首詩的內容對商震的內心也有所觸動,他尤其記住了“為國犧牲敢獻身”“關山萬里作雄行”還有一句就是“夜夜龍泉壁上鳴”。
更何況有的詩作本就是有感而發,隨著商震人生閱歷的增加,對一些文章詩作里的內容的理解自然已與先前不同,無所謂“”初讀不懂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為國犧牲敢獻身”,這句意思就太直白了。
說小的,比如商震那些陣亡的兄弟,連長胡彪、自己的三哥李福順、那個老霍頭、二憨子、小虎子,以及所有跟跟他商震有過或深或淺的接觸,有的哪怕只是一面之言,轉眼就為國獻身陰陽殊途的將士。
說大的,整個六十七軍二萬多人打的只剩下四百多人,那么那些犧牲了的二萬多人豈不就是為國犧牲敢獻身嗎
而“關山萬里作雄行”呢,那是因為商震對“關山”這個詞匯特別的敏感。
在他印象里,最早提起“關山”這個詞的應當是陳翰文。
從東北到西安再到上海,而現在他又到了南京,關山萬里,中國已經丟掉了多少座關山
可是中華民族有志者依舊不肯放棄,依舊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與強大的日寇做著殊死的抗爭,這豈不就是關山萬里作雄行
再說而那句“夜夜龍泉壁上鳴”。
商震當然知道,龍泉是指龍泉劍,龍泉劍是什么那就是武器,就像商震他們現在所用的盒子炮花機關。
縱使商震讀書少可是他也是知道些民間傳說的。
傳說中的龍泉劍掛在墻上,在遇到有敵人襲擊時,會自己發出龍一樣的吟鳴示警。
“夜夜龍泉壁上鳴”的“夜夜”是說每一夜那龍泉劍都會發出聲音。
這固然說明了不斷有外敵的入侵從而讓龍泉劍示警不斷,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那龍泉劍掛在了墻上,它的主人想用那龍泉劍殺敵卻沒有機會,這毫無疑問地體現了那個劍的主人的報國熱忱和報國無門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