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社會各界對這次太平紳士甄選充滿異議之時,最近崛起的香港東方日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古有周處除三害;今有浪子金不換
寫這篇社評的人是號稱香港才子的倪框,倪框沒有胡編亂造,也沒有胡亂瞎說,而是拿事實說話,用自己開涮
倪框從一開始就提到自己,說自己曾經在農場工作,因為太餓就偷吃了農場的牛羊燒烤果腹,又因為太冷就偷用了農場木頭點火取暖,本質來說,自己就是一個“賊”。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自己,卻偷渡來到香港轉身一變成了一個文人,并且靠寫作賺了不少錢,自己也做了一些慈善事業。
現在回想起當年的自己年少輕狂,還有生活的坎坷艱難,恍若大夢一場。
如果說自己有錯的話,那就是思想不夠純,定力不夠堅強,忍受不住饑寒交迫
所以,人都是會犯錯的有的人回頭是岸,有的人執迷不悟,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是該給他們機會改過自新,還是一棒槌打死永不翻身
不得不說,倪框名聲在外,這篇社論一經刊發立馬就引起了一陣議論。
這個年代的香港新舊交替,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轉變中,對于好與壞都有自己的定義和看法。
尤其這個年代很多人都是靠著粉檔,還有字花檔搵飯吃,對于他們來說,這只是他們搵飯的手段,他們只是那些幕后大佬的打工仔
現在跛豪愿意改過從新,洗白上岸做一個好人,大多數人還是很同情他,愿意給他一個機會。
何況最近跛豪也的確做了不少事情,不但給難民捐錢捐糧,還跟窮人修建鐵皮屋,更難能可貴的是對于孤兒和孱弱老人給予了大量的資金捐獻
從這方面來講,跛豪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態度,那就是,他想做個好人。
香港從來不乏一些聰明的文人,在倪框寫出“浪子回頭金不換”這篇社論文章之后,他們已經看出了港英政府此行目的,就是要“樹立典型”,不戰而屈人之兵,讓更多像跛豪這樣的江湖大佬能夠放下屠刀棄暗投明
畢竟在這個幫派林立,社團人數比警察還多的黑色年代,想要把所有不法之徒全部抓光是不現實的而這種嘉獎般的“勸導”卻擁有強大的作用,至少很多江湖大佬看到跛豪要被嘉獎太平紳士之后,也都有些蠢蠢欲動,想要洗白上岸,不再經營黑色和灰色業務,其中就包括和記大佬白頭翁振國龍,還有十四k大佬葛天王。
一句話,有頭發,誰愿意做禿子
那些香港文人摸準港英政府脈搏,再配合現今香港風云趨勢,也紛紛提筆撰文
“英雄不問出處,紳士何問緣故記太平紳士的今生今世”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記太平紳士的資格認證”
可以說在這些香港文人的推波助瀾下,那些一開始質疑跛豪的人,竟然慢慢被這些文人給“掰彎”
繼而驚訝感嘆,原來還可以這樣原來太平紳士還可以這樣甄選太平紳士不是那些貴族有錢的禁臠,窮人,改過自新的人也可以獲得
一時間,風向逆轉
跛豪竟然成了棄惡從善,改過自新的社會“典型”
砰砰砰
槍聲響起
然后是轟鳴的禮炮聲
在港府大廣場,此刻正在舉行規模盛大的“太平紳士嘉獎”儀式。
米國旗飄揚在旗桿上,港府養著的那些鬼佬儀仗隊排列整齊,三百人一起表演著各類項目
作為觀禮嘉賓,這次能夠被港府邀請來參加儀式的也都是香港有頭有臉人物,除了一些鬼佬政客,鬼佬大亨之外,一些華人大亨也出席在觀禮臺上,其中就包括石志堅,徐三少等人。
“吶,阿堅,我好佩服你聽說這個太平紳士是你讓給伍國豪的”徐三少挨著石志堅嘀咕道,“什么時候你也發發善心給我也來一個我不貪心的太平紳士也好,大英帝國勛爵也罷,反正隨便給我搞一個,得不得”
石志堅啞然失笑“你以為街頭賣地瓜我隨便都可以給你抓一個過來”
頓了頓又道“再說這些鬼佬榮譽有什么好的信不信再過二十幾年這些乜鬼榮耀連一文都不值,反過來還會成為你負擔”
“呃,你這話是什么意思”徐三少一臉驚訝。
石志堅思忖了一下,還是透露一點道“吶,我問你,你現在站在乜地方”
“港府啊”
“準確點”
“港府大廣場”
“港督屬于什么地方”
“香港啊